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6日电(刘忠俊 彭川)16日,丹棱县杨场镇曾坝村果树下、田地里,许多村民正在清理田间杂草,施肥等,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丹棱作为“中国桔橙之乡”,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果树下可利用的行间空闲地数量惊人。“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树下行间空闲地,对粮油稳面扩面将有巨大贡献。”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何春承称,当地已有效利用2万亩左右的经济果林进行果粮、果油套种,取得了不错效益。 “通过前期的宣传引导,现在村家家户户都采取套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加收入。”曾坝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玉霞称,按以往经验,等蔬菜收后会在果园里大规模套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将果园里空闲地真正利用起来,这样全村全年能增加粮油播种面积1200余亩。

“果园里套种大豆能更好生长。”村民杨有莉一边除草一边算账,家中5亩地,除去种2亩水稻,剩下3亩种的柑橘在树下套种大豆、玉米等作物,一年四季不断档,仅此一项额外增加2000余元收入。
除此以外,丹棱还尝试用科技手段为实现粮油稳产增收提供保障。张场镇文武村2组罗成泽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利用自家20余亩鱼塘进行浮板种稻,面积有2亩多。水面上漂浮着的一块块“稻田”,看上去“科技范”十足。“浮稻丰收后卖出了好价钱,平均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罗成泽称。
“浮稻好处在于不用施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种出的稻谷完全是绿色食品。因米质较好,价格也比普通大米要高一倍之多。”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杰称,目前丹棱县试种了浮稻40余亩,每亩产量可达300公斤以上。“正在总结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展浮稻种植,这样不仅能有效利用水面,还能增加收入。”
近年来,丹棱县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多措并举实现粮油稳面扩面。当地下发的《丹棱县粮油稳面扩面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显示,2022—2024年,当地在稳定现有粮油面积基础上,3年内新增经济作物改种7000亩、套种间种15000亩、鱼稻共生300亩的粮油稳面扩面目标任务。
丹棱县农业农村局表示,通过科技手段,以及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系列措施,切实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