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宜宾高县: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4年01月05日 13: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5日电(吴平华 罗景萍 徐凌)“大家采摘的时候注意,一定不要损伤果子.....”眼下正是柑橘成熟的季节,1月4日,在高县嘉乐镇两河村柑橘种植基地,200余亩的“不知火”柑橘迎来了采摘期,该村党支部书记袁刚正在基地里忙碌着指导工人们采摘柑橘。放眼望去,漫山果林,硕果满枝,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果农采摘柑橘。罗景萍 摄
果农采摘柑橘。罗景萍 摄

  “这一大片柑橘都是由我们村集体公司流转村民土地来种植的,今年是首次挂果,预计产值在20万元左右。”袁刚介绍,两村河多坡地和林地,土壤多为沙质土,由于产出效益低,部分土地被迫闲置,如何盘活这些“沉睡”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两河村因地制宜,将发展目标瞄向了林果产业,但原有土地零星分散,不利于规模化发展,村“两委”有了把村民土地流转起来统一管理的想法。“与其荒废长草,不如流转出去挣点钱。”对于土地流转,村民们很是支持。

  2020年,两河村以“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公司统一流转该村200多亩的山地发展“柑橘+花生”套种,同时优先聘请流转土地户到基地务工,不仅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又解决了土地抛荒的问题。成片果林在扮绿山坡的同时,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我们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公司,又在这里帮忙管理果树,有了双份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非常不错。”村民李开琴摘着果乐呵呵地说。

  山坡之上柑橘飘香,山坡下连片平整的土地上,一排排新建的西瓜种植大棚刚刚完成了土地的翻耕作业,静待开春后播种,通过果蔬轮作,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除此以外,两河村还通过引进种植大户流转村民土地集中发展蔬菜种植,示范带动全村连片发展蔬菜产业500余亩,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50余人,务工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缤纷蔬果甜了村民日子。一个个崛起发力的特色产业打开了乡村的“致富密码”,美了乡村,富了村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