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叙永:电力赋能助荒地变良田
2024年03月27日 11: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7日电 (曹晓燕 苏忠国)在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静谧的小山村,今年它成为了人们十分喜爱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电力赋能助荒地变良田。叙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电力赋能助荒地变良田。叙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沿着林木森森的乡村公路往陡壁峡谷深处前行,一大片明艳的金黄跃然入目。千层万叠的梯田随着山势逶迤起伏,错落有致;三月的油菜花正热烈绽放,仿佛为层层梯田铺上了一条条金色的地毯;在这片黄色花海之上,电杆齐列、银线飞驰,几位身着“红马甲”的国家电网人正沿着10千伏水沙线进行日常巡视。在青山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不同色彩构成不同意境的油画,成为记录大山深处农耕文明的符号。

  置身花海,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游人漫步在田间生产便道,沉醉于油菜花的芳香。

  “别看它现在惹人喜爱,想想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大叔给游人们聊起了村庄的过往。

  据悉,旺龙村坐落于大石镇东南,位于川黔交界处,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473户,现有人口1786人。由于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空心化,大量农田荒芜了多年。2014年,旺龙村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

  要改变农村的贫穷,电力须先行。2015年底,旺龙村作为小水电供区被“国家电网”接收;从2016年起,陆续对旺龙村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总投资520万元,改造了10千伏线路13公里,0.4千伏线路61.4公里。随着农村电网彻底的改变,在接下来的日子,旺龙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村有耕地2400余亩,可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时令蔬菜和饲料作物等。但种庄稼离不开水,即便是在森林覆盖率达75%、生态极优的旺龙村,一旦遇上极端天气,也无法保证收成。为此,村里大兴水利工程建设,从2016年到2019年间,依托充足的电力,全村一共建设了13个蓄水池,确保了全村的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

  电、水等基础设施相继完善后,2022年,旺龙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农户丢荒弃耕、零星碎片的农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为800余亩,引进社会资本,成立了“勇闯家庭农场”,建立了生态大米基地,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到2023年底,已建设完成近千亩高标准农田和一个大米加工厂。

  “去年,我们的稻谷产量已达几十万斤,我们给这种优质大米取名叫‘旺龙情缘’,目前专供赛德水泥厂、后山煤矿等,反响很好,下一步还将投入市场……”勇闯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朝勇回忆道,2021年春节回旺龙村过年,看着记忆中的土地被野草覆盖,便下定决心要让撂荒地恢复往日生机。经过两年的努力,“荒山”果真变成了“金山”。不仅是稻谷迎来了好收成,村里参与农场劳作的村民一年收入共达6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三方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

  “如果没有优质的供电服务,这个‘小目标’,我们也是无法实现的。”杨朝勇说,这两年来,国网叙永县供电公司水尾供电所随时根据村里的需求跟进服务,优先办理春灌、秋收等农业生产用电业扩报装业务;共产党员服务队还不定期地对农灌变压器、综合变压器及线路进行巡视查缺,确保农事用电充足可靠。

  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2023年,旺龙村投资280万元建设集优质大米生产、储藏于一体的大米加工厂。叙永公司接到用电申请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确定设计方案,协调电杆、电线、变压器等材料和施工力量,很快便新建长200多米的0.4千伏线路、安装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保证了大米加工厂的用电需求。

  旺龙村不仅把撂荒地变成了良田,还利用植物生长的时间差大力推行稻油轮作,于去年收割了稻谷以后随即种下了油菜,如今变成了深受人们追捧的花园。

  “春有油菜花,夏秋有水稻。”眼见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选择留在家里,旺龙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情形有所改善,村里又开始谋划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将“旺龙梯田”“赖家大院”“黑帽顶云海”作为村庄农文旅发展的主要抓手,拓宽富民强村新思路,打造特色田园生态,从而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正在农场检查供电线路设施的水尾供电所业务部副主任许定平说:“电力足,乡村美,我们将继续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发挥电力服务特色,为旺龙村的建设不断努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