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汶川:林下中药材种植 开出乡村振兴“良方”
2024年04月09日 15: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9日电(伍排勇 杨玲)“这片地我们种植了四亩毛慈菇,现在已经全部成活。”4月8日,经过一夜春雨后,汶川县三江镇席草村天气放晴,沿着湿滑的林间小道,走进村民李书健家的毛慈菇种植基地内,黑色遮阳网下,一行行毛慈菇长势喜人。

村民们查看毛慈菇长势。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村民们查看毛慈菇长势。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李书健是卧龙大熊猫保护地的一名巡护员,2022年在一次偶然的巡山中,发现了当地山林里有毛慈菇生长痕迹,于是他便谋生了发展毛慈菇种植的想法,经过四处打听,他以每斤120元的价格从雅安购买了10万元的成年苗进行林下种植。同时,看到成年苗高额的投资,他也开始尝试人工育苗技术。

  “第一种植也没有经验,购买的成年苗木也全部枯死了。好在我们繁育的8000个种子有三分之一成活了。”李书健介绍,尝试人工繁育不仅可以解决高额的投资成本,也能够让幼苗一生长就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去年,李书健为了找到种苗培育技术,他不仅到外地考察学习,还利用网络对毛慈菇的繁育进行了实验,最终发现了种植中腐殖土水分干燥是导致育苗失败的最终原因。“去年,试种的6000余个种子中成功率达到了95%,标志着人工育苗技术成功。”

中药材毛慈菇幼苗。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药材毛慈菇幼苗。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种植基地里毛慈菇长势良好;掌握毛慈菇种植技术后,他也毫不吝啬地向村民推广种植技术。

  “你们不要小瞧这一颗小种子,一个就要6元,这一株有十多个,就是六七十元,种子价格都非常可观。”走进村民王旭强家中,10多位村民们正在忙着锯面拌种、拆撕菌包、打包搬运……正在对中药材毛慈菇种植进行人工种苗培育前的准备工作。今年刚刚起步,王旭强投资1万多元,购买了一盒种苗,可以培育7分土地的毛慈菇种苗。

  而在王旭强家的毛慈菇育种基地内,黑色的遮阳网沿着山势铺开,遮阳网下一行行匀称的土地上已经铺上了木条、松针和腐殖土等栽种必备材料。在播散环节,村民们将锯木面拌匀的种子来回轻轻播散在基地上。

  “毛慈菇繁育工序复杂,种子细如牛毛,需要来回多次播散,播撒完成后还要铺设一层松针和松枝。如果出苗率高,2年后预计可以移栽2亩多地。”王旭强介绍说。

  据悉,毛慈菇为兰科植物杜娟兰、独蒜兰,也叫冰球子。它是一种味甘,微辛,性凉的植物,药用价值非常高。医学生常常与石见穿、制半夏、急性子等搭配,常用于防治淋巴肿瘤和食道癌等。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1200米的山腰谷壁,喜欢庇荫,湿润的生长环境。三江镇独特的气候和海拔非常适合毛慈菇的种植,因此村民们纷纷投入到毛慈菇的种植中。

  “我们村海拔和气温特别适合林下中药材种植,这几年村民都在发展重楼、白芨、黄连等,去年这个毛慈菇试种成功后,今年大概有四十亩左右的毛慈菇育苗和种植。每亩地按照目前行情能够有四十万左右的收入。”席草村副主任贺旭军介绍说毛慈菇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村民们种植成功后,不用外出打工,每年将部分药材采挖销售后就能有固定收入。

三江镇席草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三江镇席草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循环经济。汶川县三江镇按照“南林北果”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利用的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气候条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三江中药材产业规模逐渐增大,村民们也从绿水青山中找到了一条“致富秘方”。

  “目前,全镇共栽种黄连、重楼、百芨、黄金、三七、毛慈菇、厚朴、杜仲等中药材1万余亩。”三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村民依托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从绿水青山中找到一条致富的“金山银山”。(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