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绵阳游仙全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月19日 20: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9日电 (周钰)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冬油菜)展示评价基地、省级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省级蔬菜种业培育园区……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大力实施“三品”(品种、品质、品牌)工程,在农业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建设农田  稳粮保供显担当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日前,走进游仙区信义镇白马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拿着锄头、铲子等工具,一边整理着新建的沟渠,一边安装U型排水渠。

  白马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12000多米灌溉渠,1100亩土地整理,以及300多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等。“项目预计今年6月完工,完工后将解决白马村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土地整理完后,也方便机械化耕种。”白马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白马村共有种植面积2300余亩,常年来,受田地零散、水利灌溉设施配套不全等问题影响,导致农田减产、机械化耕种不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将切实提升农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灌溉保障水平。

  “农田整理后,更方便机械化操作,用水也方便了,解决了旱涝的问题,U型渠、T渠的建设对土地排湿起到很好的作用,给我们的粮食增收创造了优异的条件。”白马村村民王汝勇说。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自游仙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曾经零散的“粮地”,逐渐变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并通过田、水、路综合整治与科学配套,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高标准农田的建成,不仅节省成本,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耕地质和量的双提升。截至目前,游仙在建高标准农田7.9万亩,总投资2.765亿元,涉及全区7个镇94个行政村。

  强农富农  产业振兴促发展

  近日,游仙区仙鹤镇金龙村的700余亩晚熟耙耙柑迎来丰收,一个个金黄的柑橘挂在枝头,微风吹来,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果树下,村民小心地将成熟的耙耙柑剪下,熟练地装入筐中。另一边,村民则将黄澄澄的耙耙柑进行分拣、装筐,通过货运三轮车运往道路旁进行集中转运。

  “这个活儿干起来简单,就在家门口打工,每天70元钱还包中午饭。”金龙村村民何琼芳说,除了务工费,每年还能拿到近2000元的土地流转费。

  “金龙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流转了土地1500余亩,其中700余亩用于种植耙耙柑,每年耙耙柑总产值超70多万元,整个合作社的总收入每年在120万元左右。”仙鹤镇金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理事长白成清介绍道。

  接下来,金龙村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做强“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技术探索  育苗尽显“科技范”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在游仙区蔬菜种业现代农业园区,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红薯种植工作。

  “按照传统种植模式,需要6月上、中旬才能种植的红薯,由于选用了新品种,并采用‘大棚+小拱棚+平膜’的三膜育苗方式进行早育苗,使得种植时间提前到4月初,这也使得村民们能成功实现红薯由一年一收向一年两收的跨越。”绵阳市农科院薯类研究所所长丁凡介绍。

  据了解,“一年两季红薯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结合水肥一体化的生产管理,可实现经济效益翻番,适宜在西南薯区等光热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推广。

  为了提高红薯种植效益,自2020年开始,丁凡便带领团队开始进行红薯一年两季种植模式的探索,经过四年的试验,目前已筛选出绵薯25、普薯32、龙薯9号等品种,作为适用于一年两季红薯品种进行推广。每年1月上中旬,通过采用“大棚+小拱棚+平膜”进行育苗,实现2月出苗,3月中旬齐苗,3月下旬、4月上旬即可进行红薯移栽,第一季于7月下旬进行采收,采收后可立即进行第二季种植,第二季红薯于11月下旬、12月上旬采收。

  新技术带来的是种植效益的显著提升。“7月份收获的红薯,因为是错峰早上市,批发价普遍在每斤1.8元以上,这一季的产量,基本在4000斤左右,商品薯率80%以上,经济效益6000元以上。此外,我们通过第二季种植,综合下来,一亩地的平均效益基本上在一万元左右。”丁凡说。

  当前,“一年两季红薯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已完全成熟,除了在游仙区蔬菜种业现代农业园区有100余亩的示范种植外,部分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也进行了适度规模的种植。

  未来,游仙区将持续以“三品”工程为引领,以“三高(高标准农田、高品质产地、高颜值景区)”行动为抓手,加快构建“1+5+6”(1个种业核心、5大特色产业、6个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强区,使得农业提质增效成色更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可持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