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北川县青片乡:以文化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04月23日 19: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3日电 (黄自强)从偏安一隅的小乡镇到全省首批文化振兴示范乡镇,从普普通通的小村寨到跻身“全国生态文化村”,是什么让一个小乡村实现如此蝶变?走进北川县青片乡,在勤劳的羌族儿女身上、在热闹的羌族篝火中、在多彩的山水风光里,就能找到“答案”。

情歌节。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情歌节。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文兴旅抓发展

  “清冽的咂酒喝起来,欢快的沙朗跳起来,让我们共同欢迎远方的客人……”在青片乡,每到夜晚随处可见成群的游客围绕着熊熊篝火和羌族姑娘小伙一起跳着沙朗,摩肩接踵,异常热闹。

  作为北川面积最大、羌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乡,青片乡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路径,以特色为引领,促进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衬,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云上乡村,实现了乡村旅游的新突破。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村里产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独特的羌民俗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正河村支部书记何飞介绍,2023年,正河村接待游客4.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余万元。

  同时,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展示途径,丰富文化体验内容,青片乡每年举办情歌节、沙朗节、红叶节等品牌民俗活动,培育各级非遗传承人53名,打造上五非遗展示中心、二八垭高端民宿、茶湾露营基地。据统计,2023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0万元。

  以文铸魂树新风

  漫步在青片乡街头,村容村貌整洁,家家户户干净,文明之风蔚然,“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善心”“以德为先,自强不息”等语句常常引人驻足寻思,一幅和谐的文明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以前,村里一旦有婚丧嫁娶,大家都会攀比,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都会主动上门指导,把事情办得周到又不铺张浪费。”上五村村民梁元斌说道。

  青片乡在组建红白理事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员率先垂范作用,以“党员带动家人、带动亲友、带动邻居”的形式,以先进示范撬动乡风文明,为大家树立弘扬社会新风尚标杆,引导群众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大大降低了村民负担。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茶湾村书记张海徐说,“起初,不少村民都是被动参与清洁活动,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完成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如今,青片乡大力开展“星级文明卫生户”“五星文明户”“最讲诚信户”等评选活动,群众都争先当起了乡风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为推进移风易俗、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文明力量。

  以文兴村共富裕

  “这次分红一共领到了5000块钱,这是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福利,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大的盼头,希望明年我们村的收入越来越好。”正河村村民周云清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正河村以“以村为业、以民为主、以农为本、以特为先、以富为准”的原则,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旅游业,将净利润按照30%留作企业继续发展资金和给本村村民助学扶贫养老的基金,30%给户籍在正河村的村民分红,40%给入股村民分红。2023年,正河村村民分红总额达44.6万元。

  2023年,正河村依托旅游产业以及承揽小微项目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1万元,人均收入同比增加2300余元。其余各村也采取盘活闲置资产、承揽小微项目、实施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等方式,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2万元。

  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独特的乡土民俗风情、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下一步,青片乡将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打造更具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回应好游客对“诗和远方”的追求,展现好新时代的乡村风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