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6日电 (蔡古梅)连日来,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为接下来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奠定基础。

据了解,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农田,涉及该方面的建设,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村环境的重要抓手。“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1万亩,其中5000亩改土区域基本完成,现正移交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工作,整个项目预计本月下旬完成,达到验收条件。”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理陈超称,目前旱地已种植约1800亩,水田种植约800亩,本周内将完成播种。
贵平镇位于天府粮仓“一核两轴多园”规划建设区、红星路南延线绿色优质粮食产业带。地处丘陵地带,呈现山地多、耕地碎片化、工程性缺水、土壤保水能力差等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前,道路泥泞、田土分散、旱涝分明,种植条件落后。
为有效缓解现状,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因地制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突破丘陵地区耕种瓶颈,有效提高耕种效率。“根据地形地势特点修建,并综合考虑实用性和建设成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及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耕保股负责人祝志文表示,依势移高填底,实现耕作田块内部土方的挖田平衡,并配套坡面防护措施等。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新区“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结合“四区同建”,突出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示范带动,有力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10万亩建设“三年行动”。通过小改大、坡改缓、瘦改肥,实现规模成片、宜机作业、能排能灌、高产稳产目标。“2024年的5.04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正进行中,主要涉及贵平镇和高家镇。2025年有4.6万亩高标准农田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祝志文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要落到耕地质量提升和促农增收上。
接下来,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将依托“天府星座”01-10号卫星,利用“卫星+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在耕地保护、土地经营、种植监测、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