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壤塘:有机化肥开辟农牧民致富新道路
2024年06月12日 11: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 (陈清友 王依兰)“以前我们只是把牛粪用作燃料,没想到还能变成这么有价值的肥料。现在我在有机肥厂工作,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非常感谢这个产业,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最近,壤塘县上壤塘乡雪木达村村民泽让桑周如是表示。

  在上壤塘乡这个拥有超过5万头牦牛的乡镇,一场关于牛粪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每年,这里的牦牛产生高达4万吨的牛粪,现在,这些昔日的废弃物正在变成宝贵的有机化肥,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有机化肥开生产车间。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有机化肥开生产车间。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村集体与阿坝县万利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有机肥厂占地18亩,总投资近1000万元。村集体投资480万元,万利公司投资520万元,共同探索有机化肥产业的发展。

  万利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扎波介绍说:“我们公司将充分利用上壤塘乡的牛粪资源,生产高品质的有机化肥。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以及政府采购等方式,销往阿坝县、理县、汶川,甘肃省碌曲县,青海果洛州等地,用于油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肥料使用。”

  项目的投产,不仅使上壤塘乡的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也为当地的农牧民群众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预计投产后,可解决15-20人的就业问题,人均月工资可达3000元。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将获得年均55万元的分红。

  壤塘县上壤塘乡雪木达村第一书记仁青伟说:“我们乡的牦牛存栏量大,牛粪资源丰富。通过社会企业加村集体的模式,与阿坝县万利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壤塘县雪木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在我们通过收购牛粪,发酵牛粪,生产肥料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有机肥,在通过务工和分红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上壤塘乡的气候条件对有机肥料生产十分有利。全年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四季无明显之分,无霜期短,干湿季节明显,年均气温3.7℃,为有机肥料的发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