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泸县:小蚕茧“织”出幸福梦
2024年06月19日 14: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9日电 (黄平)目前正是春蚕收获的好时节,今年的蚕茧收购价格持续向好,成筐成堆白花花的蚕茧,为蚕农们带来不错的好收益。走进泸州泸县牛滩镇新林村的养蚕专合社,标准化蚕房内,一排排方格簇整齐排列,大蚕均已上簇结茧,鸽子蛋般大小的蚕茧形状饱满,雪白如霜,养蚕户抓紧摘收鲜茧,忙得不亦乐乎。

养蚕户抓紧摘收鲜茧。黄平 摄
养蚕户抓紧摘收鲜茧。黄平 摄

  “我们的蚕果子现在是64元钱1公斤,如果是抽成蚕丝来做蚕丝被那么就是四百多元一斤。”泸县牛滩镇新林村蚕农熊联会介绍。

  一边忙着采摘蚕茧,养蚕房内,工人们正手捧新鲜桑叶忙着给蚕宝宝们喂食,身胖嘟嘟、白花花的春蚕蠕蠕爬动,或贪婪地吮吸着嫩叶里的养分,或立起脖子探出头来寻觅一方吐丝结茧的舒适地儿。由于今年的晴好天气,桑叶长势良好、供应充足,鲜茧的质量也很好,目前收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提高4元左右,蚕茧的好行情令蚕农甚感欣喜,也信心倍增。

  “现在我们这个简单,多数都是丝绸公司来拉,交外贸出口,另外我们留一部分来自己加工蚕丝被,去年总共做了50万元的产值,如果天气好的话,今年争取达到60万元,也带动更多的村民在我们这里务工,增加收入。”泸州市蚕宝宝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桂明高兴地说。

  与种植传统农作物相比,养蚕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收益高。除了销售鲜蚕茧外,许多蚕农在秋冬季节也在加工蚕丝被卖,一年收入比较可观。

  “养蚕虽然辛苦,但是做出来成果还是很好的,比如说,我们的蚕丝被盖起来又软又轻巧又暖和,冬暖夏凉,我们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熊联会说。

  泸县牛滩镇种植桑树历史悠久,蚕桑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泸县牛滩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持续围绕蚕桑产业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依托龙头企业和专合社的带动,村民可就近务工,人均增收达2000元以上,小小蚕茧为蚕农和村民织出幸福梦,也让乡村振兴底色更足。(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