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珙县:“5+5+N”深化集中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07月26日 11: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6日电 (吴平华 周旭梅)“何大姐,今年蜂糖李的产量如何?目前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近日,珙县珙泉镇纪委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了解脱贫户收入情况和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

  今年来,珙县纪委监委坚持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零容忍”,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采取紧扣责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5大方面内容细化制定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清单,以持续优化片区协作机制为抓手构建5个常态化专项监督工作组,一以贯之推动派驻机构和镇村纪检监察组织主动履职、靠前监督等举措,全面构建“5+5+N”监督整治模式,专班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在乡镇一级扎实开展“有事找纪检”工作,全面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深入摸排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处置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65件,立案44件44人,处分处理47人。

  “要把准监督重点、优化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一体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走深走实……”近日,珙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协作区负责人在片区推进会上强调。

  用好“片区推进会”这个载体是珙县纪委监委统筹推动乡村振兴领域联动监督的有力抓手。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力量统筹”贯穿联动监督始终,注重结合“5+5+N”监督整治模式,依托“片区推进会”,抓好人员统一调配、任务统一安排、办案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深挖一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今年来,共组织召开片区推进会统筹调度排查行动11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1个,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22件,立案18件18人。

  “希望通过此次谈话,你们能够主动扛牢责任、严肃工作纪律、着力转变作风,全力以赴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体战、翻身仗”。日前,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对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41名干部开展集体谈话。

  推动责任落实是专项整治的关键所在。该县纪委监委不断健全“专班牵头+小组负责”工作制度,清单化压实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化推进“点对点”调研督导,采取日常监督、“谈廉思责”、定期调度等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截至目前,已开展督促提醒22次,交办整改问题35个。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持续强化与巡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紧盯乡村振兴推进、项目资金使用、权责事项等方面开展联动监督,多形式、多渠道拓宽问题线索来源。目前,各职能部门共移送问题线索11件,立案6件6人。

  “我们注重采取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专项督查、审查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问题揭示力度,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要环节,深化“点题式”“立项式”监督,联动发力织密立体监督网络,以强化监督质效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工作思路,借力中央纪委督办件办理,以珙县曹营镇飞龙村党支部书记龚某某套取种粮补贴案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穿针引线”,自选涉农补贴领域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按照“应纳尽纳、应治尽治”原则,将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8类项目纳入整治范围,统筹“室组地巡审”监督力量,深挖细查惠农政策落实背后的“责风腐”问题,处置涉农补贴领域问题线索15件,立案17件17人,处分处理27人,移送公安机关涉嫌诈骗涉农补贴资金1人,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

  “群众期盼点就是监督发力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堵点、难点,深化运用‘点题、破题、解题’链条式下沉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推动纠正认识偏差、政策落实偏差,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持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珙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