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区:“金秋”产业兴 增收路更宽
2024年09月03日 16: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日电 (吴平华 秦旭)当前正值村里南瓜管护关键期。近日,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民东社区村监测户刘永燕在村“两委”推荐下,在“家门口”的南瓜基地里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些种植工作我做得来,在基地上班一天有80元的收入,很满意。”

曾国英清理玉米。 秦旭 摄
曾国英清理玉米。 秦旭 摄

  金秋湖镇交通便利,区域内茶叶、油樟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也是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抓手,也是当地干部带领村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底气所在。

  “我们村特色产业有油樟、南瓜、畜禽养殖、柑橘等,有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个,南瓜种植示范基地1个。”据民东社区村第一书记吕军威介绍,依托产业优势和交通优势,2023年民东社区村村集体纯收入13.44万元,同比增长33%。2023年全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831元,同比增长10.5%。

家门口打工。 秦旭 摄
家门口打工。 秦旭 摄

  乡村产业兴,村民增收路更宽。金秋时节,走进民东社区村,村民们在田间地头采收农作物,或在自家院坝里晾晒农产品。晾晒在阳光下的花生成为村民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段时间天气好,收获了之后晒几天更方便储存。”得益于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和村集体经济带动作用,脱贫户曾国英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农技人员经常下来指导,加上外出务工,我们发展还不错。”曾国英的孙子蒋超越表示:“爷爷奶奶在家里养了10头猪以及许多鸡鸭鹅,能为家庭带来约2万元的收入,正是这种种养结合模式,预计今年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6000元左右。”

  产业发力,基层给力、群众受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除了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完成脱贫人口集中排查和收入预测算外,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干部按照“看、问、算、帮、认”五步工作法,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完成了脱贫人口“三类动态清零”任务,下足绣花功夫,让困难群众在发展路上越走越顺。

  “下一步,民东村将根据全省2024年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集中大排查的安排部署要求,凝聚各方工作力量,扛起政治责任、全面摸清家底、严把数据质量,高质量完成本次的集中大排查任务。”吕军威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抓好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落实,集中更多资源力量支持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翠屏区持之以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把高质量充分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把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为主要抓手,把群众移风易俗抓在手头,将脱贫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纳入验收必要条件,统筹衔接资金引导企业实施初加工、代加工项目,更好满足群众就近务工就业需求,进一步推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