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0日电 (记者 刘忠俊)9月20日,眉山洪雅县举行“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四川首届“瓦屋春雪杯”斗茶大赛,稻田摸鱼、运粮接力、拔河等极具农耕趣味的群众性赛事,让民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共享丰收的喜悦。

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茶全书·四川瓦屋春雪卷》,10家农业经营主体现场签订了农特产品购销协议,涉及粮油产品、茶叶产品、晚熟柑橘产品等。
洪雅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森林覆盖率超72%,空气优良天数超300天,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Ⅰ级标准,地势地貌为“七山二水一分田”,素有“中国养都”之称,是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多年来,洪雅一直将农业生产作为发展重点,先后出台了《洪雅县“十四五”粮食安全规划》《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总体规划》,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深化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推进精品村、农商文旅综合体组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梯次融合发展。
2024年洪雅县引进业主,在柳江东岳示范片播种“东坡大米”300亩,“洪雅大米”500亩,示范推广水稻轻简高产高效节本技术,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生产。在中保镇联合村安然种植家庭农场,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割穗、脱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稻穗经机械作业被“收入囊中”,现场一派丰收好美景。“山区种水稻比较难,以前机械进不去,收割时间比较慢,还要抗旱,种植欲望也不高。”安然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学玉称,在山丘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自己承包了700亩土地进行粮食作物种植。“目前农场承包的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亩产达到了1000斤以上。”

“洪雅地形较复杂,山丘地居多,土地收益不高。”洪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过程中,当地对坝区采用小并大、丘区采用宜弯就弯、部分区域弯改直模式,着眼为“用”而建。同时,通过分区统建,在丘区新建及整治提灌站,新建蓄水池、整治山坪塘等中、小型水源工程,解决蓄水等问题。
此外,洪雅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将水稻混施节水整田、沼液替代、无人机精量直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生态、绿色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实践,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2024年,洪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49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21万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