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5日电 (张书浩)吃杂粮、啄野菜、饮山泉、栖灌木……25日,走进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望京镇栏杆村的瓦灰鸡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下,成群结队的瓦灰鸡正在悠闲地追逐、觅食,养殖户苟于毅在鸡群中忙着投喂杂粮,检查幼鸡生长状态。

镇龙山瓦灰鸡是平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鸡身羽毛像瓦片色而得名,又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较高的氨基酸,也叫“月子鸡”,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昨天我卖了400多只,收入6万余元。”苟于毅介绍,瓦灰鸡肉质柔滑、细嫩,口感比其他鸡肉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苟于毅的养殖场,是一片面积30余亩的林地。设置9个鸡棚,目前存栏1500余只。他准备再养800余只,填补上鸡群月龄的空缺。
栏杆村作为高山村,林地资源丰富,林下养殖非常契合该村自然资源条件。且瓦灰鸡养殖管理相对简单,只需要早晚喂水喂粮,定期查看疫病,非常容易推广,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现在村里瓦灰鸡养殖已成势头,已发展示范养殖大户18户,另外有150余户村民都在养殖。”栏杆村副主任苟于荣表示,目前,该村瓦灰鸡存栏2万余只,养殖棚140余个,加工房1个,预计年底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左右,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据了解,该村探索形成了“党建+村集体+协会+农户”的模式,即由村党支部提供技术和销售支持,村集体、农户自主养殖,协会统一管理,建立起产供销一整套完善的利益链接机制,让村民们能够放心、安心地养殖。
“我们根据栏杆村养殖瓦灰鸡的成功经验,正在全镇推广。目前,全镇瓦灰鸡存栏共计4万余只,预计销售600余万元。”望京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季萍介绍,下一步,望京镇将积极拓展瓦灰鸡销售渠道,让老百姓放心养殖,也将持续在树立镇龙山瓦灰鸡品牌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瓦灰鸡名气,吸引更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瓦灰鸡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养殖瓦灰鸡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