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仁寿山沟沟里长出“金果果”
2024年10月21日 13: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1日电 (郭侨 刘润红 潘建勇)10月21日,沿蜿蜒的乡村公路前往眉山市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两侧皆是郁郁葱葱的果园,处处都种满了柑橘,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一车车新鲜的柑橘被运往山外。

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果园里果农们正在采摘晚熟柑橘。潘建勇 摄
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果园里果农们正在采摘晚熟柑橘。潘建勇 摄

  走进团圆社区19组居民王学文的果园,忙碌的采收画面映入眼帘,有的采摘,有的挑运,有的装箱……“今天的果价每斤2.60元,一共要摘8000多斤。”王学文一边计算收入一边说,自己今年已61岁了,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心仪的“活”,就在家里种好6亩柑橘,一年收入也够家里人生活了。

  “一般散户的柑橘卖完后,大户才开始售卖。”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党委书记伍帅称,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柑橘,柑橘种植总面积达5000余亩,种植品种包括“爱媛”等品种。第一批爱媛刚刚成熟,陆续进入采收季,已有不少客商自发前来收购,小小柑橘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据了解,作为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乡镇,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仁寿县板桥镇的柑橘具有果大无核、酸甜适度、脆嫩可口等特点,风味好,品质优,是中国优质柑橘“不知火”之乡。2007年该镇开始发展柑橘产业以来,种植面积已达1.8万余亩。

 昔日荒山变成增收的柑橘产业。潘建勇 摄
昔日荒山变成增收的柑橘产业。潘建勇 摄

  为持续做优做精“万亩柑橘产业”,仁寿板桥镇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鼓励种植户自主加入合作社共谋发展。同时,兴办采摘节、品鉴会、美食文化活动等吸引游客现场采摘、品尝,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外,还加强与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合作,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向种植户传授柑橘种植技术知识,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仁寿县作为全国晚熟柑橘生产最适宜区、全国最大的杂柑生产基地,以大产业带动跨越发展、以大项目推进融合发展、以大规划引领集群发展,共种植晚熟柑橘32万亩,从当年9月到次年5月都有柑橘鲜果收获。

果农们正在装箱上车晚熟柑橘。潘建勇 摄
果农们正在装箱上车晚熟柑橘。潘建勇 摄

  据悉,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柑橘的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仁寿县还建成了西南最大的智慧化、共享化仓储基地——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中心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有效保障了水果的新鲜及质量溯源,提高水果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同时,积极组织柑橘生产经营龙头参加重要的商贸活动,将“仁寿果”推向更广阔市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