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6日电(伍排勇 刘毅 王兰)“今年大豆丰收了,这几天天气好,我们把豆子打出来,就可以卖了。”10月24日,乘着晴好天气,汶川县漩口镇集中村的村民们正在忙着对采收的大豆进行脱粒收仓。现场十多位村民分工配合,将晾晒干的大豆苗运送到大豆脱粒机上进行脱粒处理,只见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金黄的大豆便从机器中脱离而出。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依托吊瓜基地、中药材基地等林下空间以及玉米、土豆等种植空间,汶川县漩口镇通过发展大豆间种、套种等种植模式,实现了增产增收。同时,村集体通过发展林下大豆间种不仅为村民在家门口带来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增收空间。“今年,我们集中村利用吊瓜基地下的空间,间种了20余亩大豆,目前产量预计在2000斤以上,村两委以低于市场价以3元一斤的价格销售给村民,预计能为村集体带来6000元收入。”漩口镇集中村党支部书记郭文芳表示,通过在集体吊瓜基地中发展林下大豆间种,不仅在种植、收获期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收。
在大豆收获现场,一派忙碌景象,为了让脱粒的大豆颗粒归仓,两位村民利用专业工具,将大豆进行初筛,把较大的茎叶清除后,并用老式的风簸机再次将大豆进行筛选处理,进一步分离大豆和根叶。随着风簸机摇曳的声响,一颗颗干净的大豆便成功脱离装袋。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扩面推广大豆种植,漩口镇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大豆种植,不断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让村民把空闲的土地“活”起来。今年全镇大豆净种467.8亩,套种222.6亩,大豆净种产量在350斤每亩,套种产量在130斤每亩,通过大豆种植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为推动大豆种植,今年汶川县统筹安排资金85万元,购买大豆良种3.4吨,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落实每亩200元的大豆、玉米种植补贴,结合实际积极推广玉米+大豆粮粮种植,因地制宜探索“猕猴桃+大豆”“茶+大豆”“甜樱桃+大豆”“脆李子+大豆”等粮经种植,全力推进大豆种植扩面,实现“一田双收”,全县实际种植大豆面积7448亩,超目标任务1478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