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定点帮扶 助力营山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04月07日 12: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7日电 (司伟正 郭明)2023年,营山县被确定为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后,该县建立了托底性帮扶县级工作推进机制,借助联系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和国企“三级联帮”等帮扶力量,加快摆脱欠发达县域的“帽子”。

  次年,由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分别定点帮扶营山县老林镇龙跃村、东升镇三官村、回龙镇龙坝村、渌井镇渌井村,通过定点帮扶,帮助乡村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联农带农 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

  近日,走进营山县老林镇羊肚菌示范基地,20多个种植棚里,羊肚菌就像一把把未撑开的小伞,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厢垅。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采收羊肚菌,挑选、过秤后的羊肚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筐子,整齐地摆放在基地内的产业路上。

  “个头大、品相好,可以卖个好价钱。”营山县老林镇龙跃村党支部副书记朱绍波说,去年种植的羊肚菌喜获丰收,陆陆续续卖出了近10万元。“这是肖书记给我们村带来的新产业,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的空白。”朱绍波说。

  朱绍波口中的肖书记名叫肖建,是西南财经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曾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去年被派到营山县老林镇龙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肖建上任不久,朱绍波向他表达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想要种植羊肚菌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支持,该事项一直未能实现。

  “不急不急,慢慢来。”深谙农村工作的肖建心里有本账:涉足新产业不能急功近利,一旦失败将血本无归。他一边平复朱绍波急切的心情,一边邀请四川省农科院的专家现场踏勘。经过反复论证,专家认为该村海拔、温度、湿度等条件比较适合种植羊肚菌。专家的结论给肖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营山县老林镇龙跃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郭明 摄

  干群同心,基地建设工作推进迅速。去年9月,占地10多亩的营山县老林镇羊肚菌示范基地落成。同年10月,肖建在四川省农科院、省食用菌研究所协调到价值2.5万元的羊肚菌种在基地下种。

  “我们制定了‘三个一’羊肚菌产业发展计划。”肖建说,联系1名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的种植专家到村开展手把手技术指导;聘请1名营山县内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到村跟踪管理;村内培养1名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朱绍波有一定的种植经验,村上正在把他培养成为羊肚菌种植的“土专家”。

  “我们采用‘721’利益分配模式,7成收益归村集体所有,2成收益给日常管理的合作社。”肖建介绍,除开每年按400元/亩付给农民的土地流转金外,羊肚菌的另外1成收益分配给出让土地的村民。

  “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大大提高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秉承逐步稳进策略,加快培养羊肚菌种植技术人才,把龙跃村打造成老林镇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的孵化中心。”肖建信心满满。

  文化浸润 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4月5日,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三官村分馆里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围坐在一起,静静地翻阅各类书籍,或低声交流。

  “每逢周末,来图书馆的人特别多。时政要闻、种养技术、育儿技巧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驻该村第一书记罗涛说,去年10月,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在三官村成立图书分馆后,村民们来到这里,除查阅资料外,还可以加强学习、相互交流、增进感情。

  该村党支部书记罗建全介绍,去年,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并组织师生来村举办多场文艺活动,如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农民丰收节等。

  “这些活动非常有意义,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气息。”村民李爱国说,以前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些文艺表演,更别说参加这些活动,希望类似的活动越办越多,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营山县三官村的村规民约上墙。郭明 摄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罗涛说,半年多来,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投入12万余元,加强三官村文化阵地建设,规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示范点。

  去年底,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与三官村联合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暨乡风文明家庭表彰活动,一批美丽庭院治理能手、贤德孝道好媳妇等获得表扬。

  “我们就是要树立榜样,形成示范效应,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罗涛说,学院将持续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在文化旅游方面帮助三官村培养更多人才,借助邻村“双实”基地进一步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开展帮扶工作,改善的是村容村貌,改变的是村民的精神面貌,让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罗涛表示。

  为民服务 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营山县渌井镇渌井村村道公路依山而建,崎岖陡峭。去年8月,该村8组与9组间的公路多处路基塌方,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驻村工作队员王海滨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向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反馈。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立即协调资金,启动路基夯实、混凝土护坡浇筑、波形护栏安装等工程。2025年春节前夕,该路段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焦心路”变成了“放心路”。

维修后的营山县渌井村村道公路。郭明 摄

  “险除了,路畅了,出行更方便了,切实为我们解决了一道大难题。”村民赵丰武说。

  刚过60岁的老龚是王海滨的结对帮扶对象。老龚30多岁时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重活干不了,轻活没门路。

  “给你找一个村道公路保洁的活儿,活路轻巧,挣点钱改善一下生活嘛。”在入户走访时,王海滨劝老龚。

  “活路轻巧还能挣钱?”老龚很疑惑,半信半疑接下了活,没想到工资准时兑了现。自那以后,老龚干劲十足,负责的那段公路总是干干净净,见不到半点垃圾。

  随后,王海滨又自掏腰包,给老龚盖起了羊圈和鸡舍。“目前养了4头山羊、10只鸡,计划再养30只鸡。”老龚说。

  在王海滨的带动下,村里20多户村民扩大了家禽养殖规模。“这些地道的农副产品,我们单位悉数回购。”王海滨说,2025年春节期间,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陆续回购了渌井村价值3万多元的农副产品。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驻回龙镇龙坝村的驻村工作队员黄文奇,聚焦村民的“急难愁盼”,件件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60多岁的唐素碧是该村二组村民。过去,她家用水全靠担,随着年龄增长,挑水倍感力不从心。得知此事后,黄文奇主动联系打井队为她家打井,并安装好抽水机,接通了水管。看到汩汩清水流进了水缸,唐素碧笑得合不拢嘴,“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了,打心底感谢他们。”

  在黄文奇的协调下,去年,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还为部分村民新建厕所,向脱贫户发放近2000只鸡苗,“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就业推荐、养殖技术培训等活动。”黄文奇说。

  自去年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社会工作部为龙跃村争取资金,将通村路口从原来的2.5米拓宽至4.5米,部分村道公路升级为沥青路面,多次举办文艺关爱服务活动,借力“三区计划”针对性建立慈善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已达9万元;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为渌井村安装了60多盏太阳能路灯;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为去年考上大学本科、研究生等的三官村学子发放了助学金……

  “半年多来,各定点帮扶单位以强烈的责任感,派出精兵强将开展定点帮扶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们以村为家,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为营山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营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席文莉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