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南充蓬安:“铁牛”耕出“智慧田”
2025年05月15日 13: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5日电(彭圣洲)近日,南充市蓬安县小麦和油菜迎来收获期,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开镰收割。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驰骋在田野上,处处可见火热的夏种夏收场景。

小麦迎来开镰收割现场。彭圣洲 摄

  去年以来,蓬安县按照“14333”工作思路,围绕构建一个农机服务体系、提升“耕种防收”四个环节机械化水平、补短“大中小”型三种机械、创新“国企引领、支部主导、多元参与”三种运营模式、做强“人才、平台、安全”三大支撑等五个方面,全域推进农业机械化,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蓬安县睦坝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金黄的油菜连片、小麦成行,村民驾驶着收割机抢收油菜和小麦。“这里的高标准农田实行稻-油(麦)两季轮作。”睦坝镇种植大户沈仁杰介绍,他创办的合作社目前有100多人、30多台农机,眼下正在抢收小麦和油菜。

插秧现场。周亮 摄

  睦坝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覆盖10个村、1个社区,是蓬安县打造的10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之一。“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睦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睦坝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蓬安建成了涵盖睦坝、巨龙、正源3个镇共12.9万亩的粮油安全产业带。

  在常丰农事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育秧育苗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等一应俱全。“我们拥有大型农机具130台(套),年服务能力超过10万亩。”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的农业机械设备能提供耕作、播种、育苗等多个环节的全过程社会化服务。

  蓬安县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基础双向发力,立足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围绕“户户小农机、一村一农机大户、一乡一农机专合社、全县一农事服务中心”构架,按照企业牵引、专合社主体、大户补充的原则,形成“1+5+N”农机服务体系。整合全县农机设备、人才资源,建立1家县级农机服务中心;按照行政区划建立河舒、徐家、金溪、罗家、巨龙五个片区农机服务中心,与县级农机服务中心紧密联系;在全县培育组建100家以上重点农机服务组织,负责周边行政村主要农作物耕、种、防、收等环节的农机服务;引导支持农机经销商通过连锁经营、品牌代理等形式,合理布局全县农机零配件供应中心和重点乡镇维修网点,开展农机维修保养业务,满足辖区内农机作业需求。

  农业机械要实现广泛应用,让农户享受到农业机械化的红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不容忽视。蓬安县按照“农机有人用、农机集体用、农机安全用”原则,做强人才支撑,每年举办2期以上农机手技术培训,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培养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人才;做强平台支撑,建立健全农机信息服务平台,确保全县所有农机大户全部入驻蓬安农机共享平台并发挥实际作用;做强安全支撑,开展农机专合社合法合规经营全面普查,做到资格合法、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增加市场透明度,明确农机安全生产考核细则,确保全县农机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周亮 摄

  同时,该县统筹整合辖区内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具,通过“带机入社”等形式加入重点农机服务组织,统一调配、统一服务,切实增强重点农机服务组织作业能力。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对重点机具购置试行地方补贴,增加农机服务主体购机积极性。积极引导县域农机生产企业联合高校实施小型农机研发、技改等攻关行动,逐步补齐小型农机缺口。

  此外,蓬安县还将进一步激发全域农业机械化潜力,由国企引领打造耕、种、防、收全过程机械化示范片,进行跨村、跨乡、跨县农业机械订单作业及委托生产管理。推广应用“支部领办、统一经营、机械化耕作”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破土成金”。引导非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来,推动全县农机行业健康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