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泸县:青花椒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2025年06月24日 19: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4日电(王贵宏 黄平)连日来,在泸州泸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邹寺村核心种植基地,沃野田畴间正奏响夏收序曲,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枝繁叶茂,饱满油亮的花椒果实挂满枝头,一派盎然生机。走进基地,该村的驻村队员正忙着协助农户们一起采收青花椒,整个山间飘着“丰收”的味道。

邹寺村花椒种植基地。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刚到村上时,入户走访还需要村干部带路,到如今知悉每一条村道,熟悉村上的每一个产业,近两年的时间,我与驻村工作队员爬山、下地、涉水,用脚步丈量邹寺村的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前行者’。”泸县方洞镇邹寺村第一书记袁锐介绍,近两年,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聚焦产业富民的思路,积极向上争取各级资金的帮扶和投入,让一棵棵小小花椒树,不仅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也承载着这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的新希望。

  据介绍,九叶青花椒虽然在泸县方洞镇邹寺村有数十年的种植基础,但是,前些年,持续高温天气导致花椒树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加上烘干存储技术的不成熟,让青花椒品质受到一定影响,让农户有货无卖处,蒙受损失。加之,青花椒收购价格低迷,村民种植意愿也逐渐降低。这是摆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面前的难题。

  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倾力发展青花椒产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带领当地种植大户多次到重庆、内江等地实地学习、考察,逐渐对花椒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短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发展蓝图和规划,接下来就是苦干、实干。

  摸家底、跑项目、指导规范化种植、打造本村的特色品牌……通过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该村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6万元,用于花椒烘干房、冷链仓库、抗旱灌溉管网建设,烘储工艺升级,树立品牌标识等。在泸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的指导下该村青花椒“产、烘、储、销”全程产业链上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档升级。有了硬件改善、技术赋能、品牌打造的多方加持,该村青花椒产业焕发新生,村集体以高于市场价收购保障农户利益,经烘干储存错峰销售,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带动了周边种植户稳定增收。2024年向周边椒农收购花椒23万斤,增加群众收入11万元。

  产业是发展之源,青花椒产业的发展,让邹寺村一步步完成美丽蜕变,村民也增加了收入。近两年,立足泸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的建成和升级打造,村民谋得了家门口的“铁饭碗”,不仅有土地流转的收入,同时可以到基地务工,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田野间,一幅村美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徐徐铺展。

  近年来,泸县进一步强化“泸县青花椒”这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区域品牌效应,围绕花椒种植、加工、市场、品牌等环节,不断完善花椒产业体系,积极打造并健全花椒全产业链。通过“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主体经营+农户参与”的形式,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布局,以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县青花椒种植面积达3万亩,预计今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产值约2.2亿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