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5日电 (钟媛媛)从田间地头到创新舞台,从默默耕耘到崭露头角。经过前期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1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脱颖而出,站上了“新农聚力 创新筑梦”什邡市第五届“农商行·章洛杯”新农人创新大赛总决赛的舞台。

这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希望的播种,生动诠释着什邡以赛促育、以育促兴的乡村人才发展新路径。
以赛促育 新农人队伍稳步壮大
通过前期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的综合评定,本届大赛最终选拔出10名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进入总决赛。“我远赴海外学习、积累农业技能与理念,2017年回到家乡从事蔬菜育苗工作,今天能站在这个舞台上,要感谢政府对我们新农人的支持。”从事蔬菜粮食工厂化育苗的周东在路演时动情地说。他的蔬菜粮食育苗工厂采用智慧喷淋系统,综合降本50%,通过种苗实践、改进、创新,赢得种植户的信任。
和周东一样,其他9位决赛选手也都带着各自的创新项目登台展示。据了解,什邡市已连续五年举办新农人创新大赛,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50余名,带动就业3万余人。中共什邡市委农办主任、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辜啸表示:“我们通过‘以赛促育、以育促兴’的模式,为新农人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全方位支持。”
政策赋能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比赛现场,德阳农商银行什邡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汶非为获奖选手现场授信。“我们对前三名选手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的授信额度,其他决赛选手也可获得不同额度的信贷支持。”刘汶非表示,这些贷款将执行优惠利率,有效解决新农人融资难题。

“这笔资金来得太及时了!”荣获第一名的十里松涧项目负责人廖闻极激动地说。他计划打造100家连锁型亲子主题与乡村主题民宿,该民宿项目正需要资金支持,而农商银行提供的500万元授信,恰好为他吃下了“定心丸”。
通过“比赛+金融”的创新模式,什邡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向新农人集聚,有效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这样的举措,正是什邡持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人才兴农 厚植成长沃土
近年来,什邡始终坚持把培育新农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赛事激励、培训提升、典型带动等多种方式,不断厚植乡村人才成长沃土。
如今,在什邡新农人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坚力量。他们懂技术、善经营、敢创新,正用实际行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新农聚力 创新筑梦”——本届大赛的主题正是什邡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注脚。比赛虽已落幕,但创新与奋斗永不止步。
“人才是创新落地的根本支撑,一直以来,我市始终以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技术应用与智慧农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农业转型升级与三产融合,不仅构建起‘7+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涵盖稻菜、粮油、粮烟、黄背木耳等特色产业的十大现代农业园区,更凭借创新之力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辜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新农人的培育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