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宜宾高县:竹荪种植忙 特色产业促增收
2025年09月27日 13: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7日电(吴平华 陶坤 曾子轩)起菌床、铺菌种……近日,在宜宾高县沙河镇革新社区竹荪种植基地里,20余名村民一大早便忙活起来,抢抓晴好天气种植竹荪,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

村民种植竹荪。陶坤 摄

  “种竹荪是精细活,菌床的温度、湿度都要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还必须赶在10月上旬完成全部种植。”该基地负责人谢俊华拥有10余年竹荪种植经验,他今年计划种植50余亩竹荪,从开始种植以来,每天都穿梭在田间,时刻关注着菌种铺设密度、覆土厚度等关键环节。

村民种植竹荪。陶坤 摄

  据了解,同一片土地连年种植竹荪,容易导致土壤肥力衰减、病虫害滋生,进而降低产量与品质。为此,谢俊华在沙河镇流转了300余亩土地,建立起“竹荪+粮油”轮作模式,每年竹荪采收后,土地接续种植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同时在另一片土地上开展竹荪种植。通过这一循环,每片土地种完竹荪后可休养5年,且菌床残留物能为粮油作物提供养分,从而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种植共赢。

  竹荪作为一种特色食用菌,因口感鲜嫩、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沙河镇竹荪种植规模大、品质优,每年种植时节一到,便有大批采购商前来预订。“每年还没到采收期,竹荪就被预订完了,今年最高卖到240元每斤。”看着地里整齐排列的菌种,谢俊华脸上挂满笑容。

  在沙河镇,谢俊华这样的竹荪种植大户还有10余家。在他们的带动下,2024年全镇竹荪种植面积超500亩,实现综合产值超1800万元。竹荪种植、管理、采收等过程,还带动当地6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在家门口就有活干,不仅每年能有1万多元的工资,还能学到不少种植技术。”村民杨光荣笑着说。

  沙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沙河镇还将引导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动竹荪种植从“散户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并积极探索竹荪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竹荪产业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致富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