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合江:橄榄喜丰收 农户笑开颜
2025年10月14日 16: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4日电 (王易 胡峻)金秋时节,泸州市合江县临港街道雨台山村、望龙镇大院子村橄榄基地里,漫山遍野的橄榄树挂满了青翠饱满的果实,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箱。合江县小潘橄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橄榄出口量,从去年的10吨,跃升至今年预计的1000吨,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百倍增长。

橄榄丰收。合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百倍增长:从“试水”到“爆单”的跨越

  “去年我们的出口量才10吨,今年我们预计能达到1000吨!”合作社总经理潘敏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品质的保证和市场的认可。

  潘敏介绍,这1000吨的产量,不仅源于自家果园约600吨的丰产,还包含了向周边果农收购的约400吨橄榄。“通过合作社的渠道,我们把周边农户的橄榄也一同带出了国门,共同增收。”

  作为四川省一家拥有出口水果注册登记资质的果园,合江县小潘橄榄种植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四川水果走向世界的一张亮眼名片。

  品质为王:赢得越南市场“回头客”

  合作社的橄榄为何能远销海外,并实现爆发式增长?答案就藏在它的品质和口感里。

  来自越南的采购商,龙州沣滢贸易有限公司合伙人何满泉先生已是这里的“回头客”。去年从这里收购10吨橄榄销往越南后,今年他再一次选择了临港街道的橄榄。

  在收购基地,何满泉对橄榄赞不绝口:“它的品质,还有那口感很合适越南市场的需求。我们会定点在这边收购,每年我们都会过来这边长期收购。”这份来自国际市场的肯定,是合江橄榄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

  产业链延伸:一颗橄榄的“七十二变”

  除了直接出口,小潘合作社还致力于延伸产业链,提升橄榄的附加值,让一颗小橄榄发挥出最大效益。

  “我们把它做成果脯、做成橄榄菜,这部分对外收购的量大概有100吨左右。”潘敏总经理补充道。

  此外,合作社还有约50吨的优质橄榄被发往广州江南市场,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出口+内销+深加工”的多渠道发展模式,不仅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也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让合江橄榄产业发展的根基更加稳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