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8日电 (马萍 汤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哈哈河坝,万亩集中连片的烟田繁花似锦。每一朵都在讲述“冬闲地”蜕变“增收园”的浪漫故事。
哈哈河坝万亩烟田变身万亩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勾勒出“大美冕宁”巨幅田园画卷,成为游客定格秋日浪漫、分享自然壮美的社交名片。
“我们七月份在烟田套种大豆,十月成熟,烟叶采收结束又连种荞子、油菜、大麦、绿肥或者蔬菜,能增加4000到2万不等的收入。”冕宁县高阳街道办事处金叶社区1组村民卢勇笑着算起收入账:“烟叶主收一季,套种作物增收一季,连作作物再增收一季,看各家种植面积不同,多的有30万元、50万元,少的也有10万元以上。”
土地四季不闲带来了效益节节攀升,套种让大豆和烟叶互助互补,抑制病虫害和产量提升,连作不同作物改善土壤结构和平衡土壤养分,此举不仅展示了“烟—荞”轮作的生态循环之美,更将农业生产的不同时序转化为持续不断的旅游吸引力,丰富“文旅+烟草”的融合场景,让农文旅融合在烟区绽放光彩。
为充分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结合潜力,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立足冕宁县哈哈河坝——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烟叶种植区,聚焦烟叶产业与生产、生态、生活的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冕宁县委、县政府“农文旅融合”项目规划,政企协同规划建设集科普研学、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烟草农业观光园。
今年首届荞花节,州县两级烟草部门充分发挥行业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成熟优势,指导村民播种施肥、大田管理,并投入51.26万元购买荞种,协助开展荞花节宣传推广,让首届荞花节开篇即有颜值、有内涵。
荞花节是冕宁人民送给向往田园生活游客的见面礼,以花为媒带动村民售卖特产、烧烤、农副产品、经营民宿,让游客亲身感受农耕文化;云端直播更是让高阳十二坊特色农副产品直达消费者餐桌,让村民实现烟叶之外的多元红利。
“首届荞花节举办是‘农文旅融合’的一个开始,我们还将在摸索和实干中积累经验。”冕宁县烟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琴说道:“在‘文旅+百业’战略中,我们会深挖本地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与生态风光的独特价值,让游客能感受田园野趣、能触摸文化温度。下一步我们还在思考,以荞花节为纽带,联动周边产业、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联动’,让乡村发展更有活力、村民生活更有奔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