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成都商报

四川甘肃将共同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
2022年05月26日 09:29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近日,国家公园管理局函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两省共同开展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原则同意创建方案。国家公园管理局将会同四川、甘肃两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进展

  川甘已完成综合科考和调查

  曾经的若尔盖地区处处草密水丰,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多种原因导致湿地大量退化。

  近年来,若尔盖地区实施了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需要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加强对当地生态的修复保护,推动地方发展。记者从四川省林草局了解到,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是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湿地公约、保护高海拔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维持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安全、构建我国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传承历史和特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两年多来,四川加快推进各项创建工作,设立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专班,召开专家会议论证相关工作报告,携手甘肃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直至创建方案获批。目前,川甘两省已完成若尔盖国家公园范围论证、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川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监测监管体系,加强宣传普及等工作,努力推动若尔盖国家公园尽早设立。

  投资

  3.2亿元投向生态保护修复

  近日,国家在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第二批投资计划中,安排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49亿元,支持若尔盖县、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3.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9亿元,地方配套投资0.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草原围栏建设400千米、人工种草16万亩、退化草地改良68万亩、封山育林12.7万亩、沙化地综合治理6万亩、湿地微地形改造100项、湿地封禁24万亩。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若尔盖区域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质量,增强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提升湿地保护基础设施水平和科研监测能力。

  若尔盖湿地

  为黄河上游提供约30%水量

  若尔盖湿地是全国三大湿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的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的玛曲县、碌曲县的部分区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蓄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为黄河上游提供约30%水量。为切实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于2019年9月提出并开始推动创建“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