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在线

四川拟建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区
2022年06月02日 11:0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四川在线记者 卢薇

  5月31日,四川银保监局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等10个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四川省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从10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对全省新市民加强金融服务,并在成都、绵阳、宜宾、南充、攀枝花及川渝高竹新区建立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区。

  根据2022年3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到城镇常住,但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据统计,四川约有新市民2800万人。

  《方案》着力破解新市民贷款、安居、就学三大“难题”,提出系列措施——

  贷款方面。《方案》提出,信贷资源将重点支持新市民较为集中的行业、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区域。同时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充分运用财政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新引进人才等新市民群体创业。

  安居方面。《方案》提出,支持成都、泸州、绵阳、南充、宜宾和达州6个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银行因城施策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符合购房条件的新市民合理下调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

  就学方面。《方案》鼓励保险机构重点支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积极创新推广托幼机构保险产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业务;推动相关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按规定执行2022年度利息减免以及延期还本政策,预计全年为困难学生减免利息2.8亿元。

  服务新市民的“绿色通道”也在进一步畅通提速。《方案》提出,依托现有天府信用通、天府通办、川政通、四川人社、四川e社保、智游天府等APP,推动政务数据与金融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减少信息不对称;联动“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等平台,助力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丰富住房公积金手机客户端(APP)、小程序个人自愿缴存功能,实现公积金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和两地联办;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医保同城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一单制”结算;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将具备条件的网点打造成医保服务工作(站)点,推动医保服务窗口前移等。

  针对新市民遭遇的一些金融服务“堵点”,《方案》也提出创新专属产品和服务。比如,对新市民群体在城镇创业单独开发信贷支持产品,加强对建筑工人、外卖骑手等群体保险保障,在全省183个县(市、区)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针对符合条件、有长租需求的新市民承租者开发相关房屋租赁金融产品;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以件、天、周、月等为雇佣周期的新型用工制度,开发更加普惠、灵活的健康保险方案,降低新市民投保成本;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建立健全新市民专营机构、专属金融产品、专项信贷额度、专项扶持政策,设置新市民客户经理专岗、专属服务窗口,专属审批通道。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