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十四五”期间 四川将建设100个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
2022年06月13日 09:45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建设100个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36个,川南经济区23个,川东北经济区29个,攀西经济区11个,川西北经济区1个。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在100个基地县集中打造一批智能化、数字化示范规模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龙头企业构建集养殖、屠宰、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依托国家川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特色农产品项目等狠抓生猪产业品种结构优化调整,优先在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就地建设相应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

  方案提出,统筹布局生猪养殖规模。将结合我省生猪生产资源禀赋与“十四五”期间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在全省五大经济区布局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左右,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2165万头。同时,我省还将建设优势特色生猪产业示范区。主要依据川藏黑猪、天府肉猪、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丫杈猪、乌金猪、青峪猪、藏猪的资源富集情况,分散布局于五大经济区的12个市(州),开展优势特色生猪产业开发示范。

  “十三五”期间,我省生猪出栏数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底,我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达14000余家,规模养殖比重超过50%,较“十二五”末大幅提高超20个百分点,规模养殖成为我省生猪养殖的主要形式,我省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的基础进一步稳固。未来,四川将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大力扶持生猪中小养殖场(户)。实施川猪现代种业提升行动,支持生猪养殖场设施装备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川字号”特色生猪品种品牌。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及5G传输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生猪产业的推广应用。(记者 王代强)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