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在线

首颗“四川造”SAR遥感卫星将于5月发射升空
2023年04月14日 09:3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郭若雪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4月13日上午,四川省“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卫星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绵阳星座”“涪城一号”出征仪式在绵阳市举行。该活动由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中国遥感协会、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国家航天局负责同志,相关领域院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和高校代表应邀出席。

  活动中,冒着细雨,一辆车头带着“大红花”、披着彩带的卡车缓缓启动。在现场嘉宾的掌声中,这辆载着“绵阳星座”首颗卫星“涪城一号”的卡车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5月发射升空。

  据介绍,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卫星,即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该卫星为首颗“四川造”SAR遥感卫星。作为“绵阳星座”的首发星,“涪城一号”具备InSAR干涉成像功能,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即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的监测。该卫星总重300kg,最高分辨率1m×0.5m,可无视昼夜、穿透云雾,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其获取的信息可用于全球范围的国土利用、海洋环境、应急响应、地质灾害、水利和农业监测、森林防火、城市安全等领域。

  “绵阳星座”由“涪城卫星工厂”牵头建设,总投资5.28亿元,按照三年三期分步实施,到2025年将完成6颗SAR卫星组网,同步建成地面站和数据中心,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预计2024年“涪城卫星工厂”将实现SAR卫星批量化生产,年产能将从目前的6颗增加到20颗。

  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迎接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到来,省国防科工办牵头,与高分四川中心、绵阳市联合策划了走进绵阳科技城系列活动,此外,省内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及相关企业也将开展各类活动,包括各单位面向大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公众的航天参观见学、研学活动、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技扶贫等,相关活动将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陆续开展。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