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川观新闻

数字世界的实景四川怎么建?这个实施方案划重点
2023年07月18日 11:07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曹惠君

  7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实景三维四川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

  实景三维是什么?具体要建什么?有何实际用途?记者采访了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

  建设:

  2025年建成全省地形级实景三维,初步建成重点区域城市级实景三

  实景三维,顾名思义,就是真实场景的三维数字地图。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收集数据,将现实世界高度逼真地描绘,并“复制”进入数字世界,高精度、高分辨率、多模态是其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基础测绘工具,实景三维被看作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当前,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实景三维中国的需求在加速增长,特别是在数字乡村、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实景三维四川是数字四川建设的三维地理空间基底,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

  具体要建什么?《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各层级实景三维、物联感知数据接入与融合、应用场景开发等一系列任务。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一项是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

  “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在数据精度上有所区别。”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地形级主要描绘山峦水系、交通水利等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城市级则更进一步,数据精度更高,分辨率优于0.05米,可帮助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部件级是对城市级的分解和细化表达,其分辨率可以达到毫米级,精细描述到某一个管道、阀门等,接入空间位置等物联感知数据后,实现应急、消防等场景应用。

  《实施方案》明确,要在2025年,建成全省地形级实景三维,初步完成全省21个市(州)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内和重点区域的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初步构建数字四川的三维地理空间基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国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施方案》提出将建三大地震断裂带(即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影响范围内重点区域城市级实景三维。“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是结合这一情况增加的任务,更好支撑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应用:

  耕地保护、地灾防治等十大场景,精准服务各行业的需求

  《实施方案》明确在全省地形级和城市级实景三维基础上,采用1+N应用场景开发模式。具体而言,规划了十个专题应用场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与开发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矿产资源开发与监管、督察执法、耕地保护及其他专题应用。

  “实景三维数据利用目前有着效率低下,应用不成熟、不全面、不系统的现状。”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介绍,这十个专题应用场景,将充分挖掘实景三维数据价值,发挥数字基底作用,支撑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精准服务各行业的需求。

  以备受关注的耕地保护专题应用场景为例,将依托实景三维数据服务,建设三维耕地保护专题模块,与田长制紧密结合,实现实景三维模式下的耕地进出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监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等功能,实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提升耕地保护能力。

  “近年来,全省各地已不同程度地做了实景三维建设探索,完成不同类别、各种等级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围绕已有建设成果,将推进各地采取补建、更新和精度提升等措施,加快实景三维建设步伐。”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边建设边应用的要求,一些实景三维应用场景正在一些试点区或项目“开花结果”。在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中,实景三维技术正用于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水资源状况及关键区域生态碳汇情况进行综合监测、评价。记者 王若晔

  (来源:川观新闻)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