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阿坝监狱:这场亲情帮教“不一般”
2023年12月02日 11: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 为深入贯彻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亲情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中的感召和激励作用,调动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浓厚“忏悔、守法、感恩、自新”的改造氛围。近期,阿坝监狱启动“亲情暖狱园,同心润新生”大型亲情帮教活动,结合服刑人员考核和现实改造表现,在全狱甄选服刑人员,分6批邀请其家属到监狱参加亲情帮教活动,架起了一座连接高墙内外的“民心桥”。

  阿坝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高峰在监狱“亲情暖狱园同心润新生”亲情帮教活动现场致辞时指出,监狱开展亲情帮教活动是贯彻落实监狱工作方针,教育、感化、挽救服刑人员的现实需要,是贯彻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激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实际举措,也是建设新型现代文明监狱,推动监狱社会化、法治化进程的具体实践。阿坝监狱将始终坚持“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稳定一方百姓”的教育改造理念,与政府、社会和服刑人员家庭携手齐心,画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同心圆”,做到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竭尽全力教育和改造好每一名服刑人员。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阿坝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阿坝监狱供图

  经过身份核实和安全检查后,第一批110余名服刑人员家属在民警的引导下有序走进监管区,参观了服刑人员监舍、配餐中心、阅览室、电教室等场所。参观过程中,服刑人员家属一路张望、一路问询,监狱干净整洁的环境、统一规范的物品、育人向善的书画、摆放整齐的法律书籍和一床床规整的“豆腐块”让家属看到了监狱的规范管理和服刑人员洗心革面的改变。

  在参观结束后,阿坝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家属前往多功能厅,观看了由服刑人员表演的《妈妈我错了》《生生不息》两场歌舞,表达了服刑人员认罪悔罪、知善向新、积极改造的信心和决心。演出中,当所有服刑人员将颤抖的双手使劲伸向前方,声嘶力竭地齐声大喊“妈妈,我错了”,台下的服刑人员家属再也抑制不住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情感,眼含热泪又倍感欣慰。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阿坝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阿坝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现场,服刑人员端起试过多次水温的热水,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俯身抬起母亲的脚,轻轻脱掉鞋袜,将脚慢慢放在水盆中,“妈,您那么远来看我,脚一定走疼了吧,儿子不孝,让您受苦了,让我为您洗一次脚吧!”“妈妈,我小时候您用这双脚天天背我回家,送我上学,如今我长大了,却因为违法犯罪不能在家孝敬您老,我给您洗脚。”“妈,小时候您天天给我洗脚,今天,换我给您洗一次,等我出去了,天天给您洗。”听到服刑人员懂事的话语,多位母亲泣不成声。

  活动期间,个别服刑人员为孩子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这是服刑人员用劳动报酬兑换的习艺物料,通过服刑期间学习的缝纫技能,一针一线为孩子制作的新衣。收到礼物的孩子请求父母一同为他穿上,孩子热切的眼神融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激励着现场服刑人员更加努力地学习技能、认真改造,成为“合格的大人”“尽责的家人”“时代的新人”。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阿坝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阿坝监狱供图

  在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一声声温暖的鼓励、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中,活动已接近尾声。在民警的有序组织下,服刑人员与家属过了一个特殊的“集体生日”,激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活动结束时,服刑人员在监舍外操场整齐列队,向自己的家属挥手告别,家属们因惜别而走得格外缓慢,“爸爸,爸爸,爸爸……”稚嫩的童声回荡在监舍外,萦绕在一颗颗悔恨的心中。

  据了解,今年以来,阿坝监狱着力推动多元化帮教模式,已开展5场次,200余人次政府帮教、亲情帮教和社会帮教活动,全面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协作,聚合政府、社会、家庭之力,拓宽教育改造路径,努力提升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效,以“大教育”确保“大安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