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新闻网

四川:十条措施支持三星堆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10月11日 09: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10月10日,四川省文物修复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德阳市举行。来自国内42家重点文博单位、高校和人社部门的近1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物修复技能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文物局指导,德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德阳市人社局、市文旅局承办,旨在总结四川省文物修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凝聚文物修复技能人才发展共识。

  活动期间,来自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人社厅、甘肃省人社厅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培养、评价、使用等工作,详细介绍了各地在文物修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并就各自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此次交流活动,为全国重点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搭建起交流平台,有利于加强行业内交流,有助于共享各地在文物修复技能人才培养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向东高度评价。

  活动中举行了文物修复技能人才“师徒结对”仪式。来自国家博物馆的研究馆员马燕如和三星堆博物馆的“大国工匠”郭汉中分别与结对弟子签约。作为传统培养模式,“师带徒”这一培养手段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交流活动也希望向更多青年抛出“橄榄枝”,吸引大家加入文物修复行业。

  活动期间,发布了《关于支持三星堆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措施显示,将从构建人才引育体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其中包括,鼓励三星堆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引进国家一级博物馆馆长或副馆长等高层次专家与三星堆进行深度合作。按照贡献大小、服务时长,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人才(团队)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四川希望借助本次活动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四川文物修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四川力量。”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表示。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