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全方位合作 川渝毗邻地区将共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30日 09: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0日电(王爵 王林)29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四川广安召开,此次会议以“高质量推进川渝毗邻地区教育协同发展”为主题。

 会议现场。曾诚 摄
会议现场。曾诚 摄

  会上,广安、自贡等四川9个市州教育主管部门与万州、渝北等重庆13个区县的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共同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听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起草情况汇报以及两省市高校联手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的汇报。

签约仪式现场。曾诚 摄
签约仪式现场。曾诚 摄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孝其表示,共同推进毗邻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川渝毗邻地区既有基础和条件,也有教育协同发展的共同需求。川渝毗邻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且地缘相邻、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因此,川渝两地要把毗邻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打造合作样板。

  如何共同推进毗邻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在基础教育方面,支持毗邻地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实践基地等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职业教育方面,鼓励两地高水平职业院校同毗邻地区职业院校深化交流合作,唱好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双城记”。高等教育方面,支持两地高校拓展与毗邻地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深入开展毗邻地区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校(园)长挂职交流、互访互学等活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聚焦毗邻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急难愁盼,谋划推进一批重点改革事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共同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川渝两地按照合作备忘录商定事项,全力推动共建共享,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两地教育部门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先后召开7次联席会议,实施重要项目92个,24个市区(县)开展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合作。

  同时,川渝两地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协同发展有效路径。成立成渝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组建小学教育联盟。举办6个职教集团、4个职教联盟,覆盖两地662所职业院校。高校成立29个联盟,11对高校签署合作协议,65个学科开展学科共建。举办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微课大赛,“10+20”研训共同体辐射引领两地教研员、教师5000余人。两地高校互派访问学者,中小学100名教师互派交流,共建10个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举办3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川渝师范生技能大赛,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广安作为四川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被布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赋予探索跨省域教育协同发展新路径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广安成功争取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整体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地级市。广安127所中小学校与成渝优质学校结对发展,武胜县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共同举办的武胜龙女湖中学建成投用,“重庆云课堂”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免费向广安学子开放。广安还成功争取全国首个跨省域三方共建体育协同发展试验区,成功争取首次“跨省”参加重庆市运会。特别是高水平筹建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成功争取到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对口帮扶支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