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9日电(记者刘忠俊)记者11月19日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获悉,2024年该厅联合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四川省地震局出台《关于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目标同向使命共担、体系同构发展共促、资源同享力量共用、行动同步安全共治、队伍同建荣誉共勉”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据了解,《意见》出台后,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围绕“五同五共”频出实招,为推动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探索更多可能,以更好地实现应急管理的统分结合、防救协同、上下联动,守牢安全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目标同向使命共担 当好人民“守夜人”
泸州市古蔺县是酒业强县,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当地探索推动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担任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并兼任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大队长,负责消防管理、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工作。“这一举措让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更加规范,队伍管理、战备执勤和训练演练等制度更加完善,实战能力也明显提升。”古蔺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夏意凡称。
自贡、内江、甘孜等地也积极推动本地消防救援支队干部到应急管理局挂职锻炼。“到了后才深刻体会到统筹协调工作的不易,应急管理系统各单位是‘一家人’,心就要往一处想。”大家表示,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应急管理工作建言献策,认真履职,攻坚克难,坚决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首先要凝聚思想共识,筑牢目标同向使命共担的认识。”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带动系统内不同部门间的交流,共同筑牢应急人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职业信念。
体系同构发展共促 应急指挥更有力
在德阳,应急管理局与消防救援支队建立联勤联战工作机制和双向互通值守指挥,实现全时在线联合值守,重大应急时期现场联合值守;泸州市建立应急消防联合值班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平时”24小时线上联合值守,“战时”在应急指挥中心集中办公,统一指挥救援,每个市级专项救援指挥部明确1名消防干部为专业指挥长,提供专业救援支撑。
“2024年汛期,四川多地经历了较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较为高效有序,这得益于救援协同不断深化。”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先后出台《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力量调动(协调)审批暂行办法》《四川省应急救援行动安全通则》,强化统一指挥和应急联动,进一步增强应急救援合力,推动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协调更加顺畅。“有1支政府专职消防队伍,2支半专业扑火队伍,日常由县消防救援中队管理,与县森林消防中队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扑火训练。”九寨沟应急管理局局长毛小平称,积极争取本级财政资金,为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训练设备器材,改建提升训练场所。紧急情况下,两支队伍可随调随用县应急物资仓库内的装备。
行动同步安全共治 风险防范更高效
近段时间以来,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等多部门,持续推进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治理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动火作业前,要在系统内上传施工作业人员证件,并签字确认。完成后,还要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内江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救援支队,深入辖区生产经营场所,重点针对动火作业和违规施工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目前,已深入摸排各类设备、人员、场所,共录入信息11032条。
在成都,应急管理局会同消防救援支队对超大城市火灾防控难点和痛点分类“解剖麻雀”,分区域、分类型、分领域治理,已推动35个消防水源严重缺水片区“洼地”补齐缺水短板,攻坚整改销案54个重大和区域性火灾隐患。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建立协同机制到开展联合整治,从共同研判风险到预警信息共享,应急管理系统内各部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不断深化消防、危化品、矿山等多领域合作。
此外,在推进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应急特质文化日益凸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等开展了应急管理公益主题作品征集大赛,征集作品400余个,安全宣传与科普有声有色。“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地震等部门的专业优势,进而提升本质安全、灾害防范、科学应急、基础保障、队伍管理能力。”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细化推进机制,深入开展试点,支持各地实践探索、创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制度性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