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2024年11月30日 09: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0日电 (唐倩)11月27日-29日,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暨四川艺术基金设立5周年活动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活动展出现场。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供图

  来自全国的省级美术馆、画院机构代表、美术院校代表及美术界的专家、学者,知名艺术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及文艺院团、各市(州)文旅行政部门和创作办公室、艺术基金市(州)管理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部分戏剧行业专家、戏剧编剧、表演艺术家、评论艺术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代表、相关高校艺术创作代表等出席活动。

  “近年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斐然、艺术创作可圈可点,特别是四川艺术基金自2019年设立以来,资助推出了一批川味浓郁、群众欢迎、业界认可的优秀作品,培养了一批兼具创作热情、探索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文艺川军”新力量,为推动四川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四川艺术基金与国家艺术基金深化合作、密切联系、高效联动,引导本地区创作更多优质文艺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艳出席活动并致辞。

  “60周年是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回顾发展历程、继承优良传统、展示历史成就的重要时刻,也是四川艺术创作工作者凝心聚力、向新而行、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希望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四川艺术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艺表示。

  省剧目工作室筹建人、国家一级编剧、原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严福昌,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主体代表、宜宾话剧团团长周羽茜参会发言。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付春山对莅临活动现场的嘉宾和艺术家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回顾总结了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年来,在舞台艺术创作源头工程、重大文艺赛事活动、构建四川戏剧评论体系及四川艺术基金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戏“聚”60年》书籍。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供图

  随后,与会人员观摩了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该剧创新性运用四川清音、四川竹琴、四川金钱板、谐剧等传统曲艺元素,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少年、中年与老年苏轼在舞台上的自由穿梭与跨时空对话,再现东坡瑰丽奇绝、传奇动人的一生,使观众深刻体会东坡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不朽价值。

  同时,本次活动还特别举办了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四川艺术基金设立5周年主题展,以图文、音视频、微场景等多种方式,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从创立之初的艰辛探索到如今的繁荣发展,以及四川艺术基金在推动四川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国家艺术基金、四川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管理座谈会,来自全国的省级美术馆、画院机构代表、美术院校代表及美术界的专家、学者,知名艺术家共同探讨如何做好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管理相关工作,为推进艺术基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搭建了资源共享、创意碰撞的广阔平台,为四川戏剧艺术、美术创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借鉴。我们将继续秉持促进省内创作单位“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宗旨,加强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继续推动艺术基金品牌建设,为四川艺术创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