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四川降水量或“北多南少”,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少
●四川境内多条河流易出现阶段性汛情和局地性洪涝
●今年夏天预计温度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
“今年夏天,预计温度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其中盆地中部、盆地南部高温热浪日数偏多,预计会出现接近去年的高温过程。”4月29日,四川省气象局发布了2025年全省汛期气候趋势预测,四川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孙昭萱对汛期气候问题进行了解读。
主汛期旱重于涝
降水量呈“北多南少”分布
5月,四川将全面进入汛期。今年汛期,四川是涝还是旱?孙昭萱介绍,总体来说,今年汛期四川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量呈“北多南少”分布,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少,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6至8月主汛期期间,全省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偏少,旱重于涝。预计7至8月,资阳、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凉山州、攀枝花有中到重度伏旱发生。
“尽管如此,预计仍将发生3—5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孙昭萱提醒,四川境内黄河上游、岷江上游、沱江上游、涪江上中游、嘉陵江、渠江、长江上游(广安—达州段)主汛期平均降水量预计较常年同期偏多10%—20%,易出现阶段性汛情和局地性洪涝。
春季“大起大落”的气温,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的汛期?孙昭萱表示,如果冷暖空气持续活跃,确实可能对汛期气候趋势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还需关注海洋状态、积雪覆盖以及大气环流等多个维度,再进行综合分析。
高温过程或接近去年
再创新高的极端异常信号尚不明显
4月中旬,四川部分地方出现了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相比去年,高温是不是来得更早?今夏会不会又热得“遭不住”?
其实,截至4月27日,四川省除攀西地区部分地方入夏外,其余大部地区均未入夏。“从国家气象站高温监测结果分析来看,今年高温天气出现不算早。”孙昭萱介绍,例如2009年和2022年,四川盆地南部局部地区在3月份就出现了高温天气。
孙昭萱说,今年夏天,预计温度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其中盆地中部、盆地南部高温热浪日数明显偏多。“预计会出现接近去年的高温过程,再创新高的极端异常信号并不明显。我们会持续关注。”
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
农业方面应加强病虫害监测
针对今年汛期天气情况,公众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孙昭萱给出了一些建议。
针对流域洪涝,建议能源供应部门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沟通,加密跟踪来水情况,提高水能利用率,科学调度水工程。公众要避免在强降雨期间前往山区、河岸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警惕山洪、泥石流和城市内涝。
对于高温天气,建议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准备工作,农业方面加强病虫害监测。同时,极端高温会严重影响公共卫生、民生保障和户外作业,建议公众结合高温预警信息合理防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