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6部分26条内容 回应文旅产业用地难点
2025年08月13日 11:07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整合近年来国家和四川出台的53个法律条例和政策文件,内容包括规划管理、管制规则、用地审批、土地使用、土地供应、法律责任6部分

  ●文旅产业项目如果使用的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由市(州)人民政府审批

  文旅项目要落地,离不开用地保障。近日,四川首个针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用地政策的“工具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用地政策指引(2025年)》印发。

  政策指引整合了近年来国家和四川出台的53个法律条例和政策文件,内容包括规划管理、管制规则、用地审批、土地使用、土地供应、法律责任6部分,共26条。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具包”聚焦地方关注和政策热点,回应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用地的难点问题。比如,在乡村文旅产业用地方面,政策指引梳理出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民宿、营地项目、乡村旅游停车设施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用地政策。

  “工具包”有什么用?从规划管理到土地供应,政策指引按文旅产业项目用地生命周期和各环节进行编排整理,形成了一个完整易懂的用地政策“百宝箱”。比如,在较为繁琐的用地审批部分,政策指引梳理了建设项目用地前期阶段的两部分内容,包括用地预审与选址手续以及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及征收审批手续。此外,政策指引还列出了实行简易审批、无需开展预审与选址的几种情形,方便使用者“按图索骥”。

  近年来,四川通过有序下放审批权,赋予地方更大用地自主权,提高土地审批效率。就用地审批层级和方式,政策指引也进行了梳理。“文旅产业项目如果使用的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在直接由市(州)人民政府审批。”上述负责人介绍,如果文旅产业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国有建设用地的,在成都、攀枝花、绵阳、眉山、宜宾、泸州、南充和乐山等8个省级用地审批权下放城市,可报所在地市政府审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