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国新闻网

探访成都双流“空中菜地”:打造低碳农业,6层楼“造出”5亩耕地
2021年11月05日 14: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工作人员查看种植在阳台上的水培蔬菜。 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11月4日电 (记者 王鹏)6层楼累计“造出”5亩耕地,阳台上种满新鲜果蔬,而果蔬的养料来自楼下的鱼池……近日,成都市双流区新安村,一座“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样板楼正在建设中。记者获悉,该系统通过“空中菜地”和“地下鱼池”,打造出低碳农业,从而大幅减少碳排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栋占地300多平方米的6层建筑,阳台上种满两排果蔬,其中外侧为土培果蔬,内侧是水培果蔬,包括辣椒、芹菜、红薯、小白菜、青菜、苹果、樱桃等。而这“空中菜地”水培箱的水源,竟来自负一楼的养鱼池。

  楼房阳台上种满蔬菜。 张浪 摄

  该系统的研发方——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工程师冯建路告诉记者,楼底的9个鱼池,可年产有机商品鱼过千斤,“管道将鱼池中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和水抽到楼上,用于水培蔬菜的肥料,经蔬菜根系净化后,这些水再次流回鱼池,继续养鱼。”

  在“空中菜地”,还利用了当前最流行的人工光源技术。冯建路说,这种设施农业技术,对果蔬进行滴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用不同的光源照射果蔬,保证满足作物生长,又节约能源。

  那么,当楼宇的阳台和外墙成为“空中菜地”,具体该如何运作?菜苗、土壤来自哪儿?由谁来负责种植?

  底楼的大型养鱼池。 张浪 摄

  对此冯建路解释,在他们的设计中,只要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和改建,建筑外墙和阳台都可以制造出永久优质耕地进行农业生产。“居民未来只需要在每年年初选择种植什么菜,由物业公司进行栽种和管理,居民直接采摘即可。”

  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曾兵说,根据测算,这栋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样板楼,发展“空中菜地”后可以“造出”5亩耕地。

  除了这栋“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样板楼,为实现农业“碳减排”,该试验区域还有覆盖半径5公里的真空厕所系统、日产300立方米的沼气系统、年产6000吨的有机肥生产中心、有机生产实验区以及“四态合一”农业展示区,可实现有机废弃物、污水的就地处理和再利用。

  工作人员走过阳台。 张浪 摄

  “这些试点技术都可以运用到都市中。”曾兵表示,未来,可以对居民楼的阳台和外墙空间进行改造,搭建起绿植培育空间,培育上果蔬、绿植,从底楼到顶层一排排管道整齐排列,构建起中水处理、黑水处理、沼渣沼液、居民家庭有机生活垃圾、城市有机垃圾等系统,居民的生活污水、厨余垃圾等通过多个系统完成循环处理,成为果蔬、绿植成长所需的灌溉用水、肥料,培育出的果蔬则可以直接食用,从而构筑起一条可循环的绿色生态循环之链。

  “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可以大幅实现碳减排。”曾兵说,根据科研人员测算,若“空中菜地”在全国铺开,预计可制造4.5亿亩耕地,加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领域的碳减排,整个系统可以减少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0%左右。(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