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成都商报

成都00后姐妹直播卖画为母治病 众网友鼓励: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2022年11月07日 09:20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姐妹俩直播卖画

姐妹俩直播卖的画

  “我和妹妹不会放弃的,一定要救妈妈!”这是成都姐妹张芮和张铃林每天都要自我勉励的一句话。

  今年5月,她们的母亲——43岁的马运春被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在读大学的姐姐张芮选择休学照顾母亲,妹妹张铃林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做兼职赚医药费。

  目前,妈妈的骨髓配型手术再过一个月就可以进行了,姐姐张芮打算为母亲捐献骨髓。为了尽快筹集后续医疗费用,姐妹俩开始直播卖画——根据客户要求作画,价钱由对方决定。

  20元、50元、100元、1000元,很多人慕名而来买画。虽然筹钱离最终需要的医药费还差很多,但网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为姐妹俩提供了前行动力。

  ■身患重疾,姐妹俩卖画救母

  11月4日晚上6点过,在成都银泰城前方的广场上,20岁的张芮和18岁的张铃林撑起手机支架,开始直播。今天是她们直播的第三天,两人选了一个人流量较多的路边座椅处落脚,地上一坐,画纸放在椅子上就地开始画画。

  直播画画的内容很简单,妹妹张铃林画画,内容以客户要求为准,有彩色画、风景画、人物画、动物画等等。姐姐张芮负责和客户互动,同时和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们是为了筹集医药费给妈妈治病,我妹妹是学设计的,大家有喜欢的随意出价就行,可以马上画。”面对镜头,姐姐张芮不断介绍着她们正在做的事。

  方便起见,姐妹俩直接做了一块牌子,“卖画救妈妈”,红色粗体的五字标题格外显眼。内文中说,“我的妈妈马运春在2022年确诊白血病,目前在成都京东方医院治疗,请好心人买一幅画,让我们救妈妈……”

  尽管如此,也有不明真相的网友怀疑姐妹俩是“演员”。有网友质疑,这样的套路很多,很难辨别真假。在广场上,很多路过的人也多是瞥了一眼直接走过。不过,张芮手机里随时带着医院给妈妈开具的诊断书,“43岁,Ph阳性急性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予以TKI为主的治疗……”四川省人民医院专章加盖的诊断证明书上这样写道。

  ■毅然休学,姐姐还捐献骨髓

  经过3个小时的直播,广场上的人也渐渐少了。姐妹俩收拾完东西,姐姐要赶到母亲就诊的京东方医院,妹妹则回到堂姐家暂住。

  43岁的马运春承受着疾病的困扰精力有限,但看到女儿深夜回到病房照顾自己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女儿,别管我了,妈妈不想看到你们这么辛苦。”不过,张芮总是装出一份轻松的样子安慰母亲说,“会变好的。”

  深夜,由于患病的马运春早晚都要服用特殊药物,这种药物常常让人想要呕吐甚至身体乏力,听到母亲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叹息时,张芮心里更愁了。张芮原本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习,像她这个年纪的大学生,应该在校园里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体验快乐且美好的人生,然而由于家庭和经济的缘故,自己不得不挑起大梁,“我是从今年下学期开始休学的,老师说最多可以休两年,妹妹现在处于请假的状态,白天在堂姐家上网课,还没有休学。妈妈生病后,我在医院负责照顾,妹妹一边上学一边兼职。”

  为了让母亲摆脱疾病困扰,只有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才能治好。考虑到妹妹年纪小,张芮告诉记者,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将自己的骨髓移植给妈妈了。不过保守估计这笔后续治疗费在三四十万元,这笔巨大的医疗费还没有着落,直播卖画真的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吗?成了姐姐张芮的疑问。

  ■慕名前来,有网友千元买画

  不过,这样的疑问很快就打消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念来自众多网友。

  “能帮我画一幅画吗?内容是奶奶和我走在乡间的场景。”一位男子直接扫码支付了一千元的报酬。姐妹俩惊讶地看着这笔钱,又疑惑地望着他。“我是在网上看到你们救妈妈的事情,我也经历过,之前我就没能见到自己奶奶最后一面……”面对姐妹俩的疑虑,男子给她们分享了自己和过世奶奶的故事,男子鼓励姐妹俩:“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困难只是暂时的”。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20年前的时候,我奶奶得了脑瘤进了ICU,姥爷又因肝癌离开了。妈妈来来回回累倒,去医院查出了乳腺癌。后来,我爸一边照顾我妈,一边照顾我奶,56岁的人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后来,我爸得了肺癌……”网友说,当时自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现在,爸妈都挺过来了,生活越来越好了。”网友鼓励张芮说,“我相信你也可以的,咬咬牙一定要坚持下去!”

  “可以在贴吧、微博求助,也可以发起筹款链接。”“发了链接后,我找人给你们扩散。”……除了加油鼓劲之外,很多网友还向姐妹俩支招。在张芮直播账号中,这样的私信数不胜数,这让姐妹俩坚定了信念。“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不会放弃的。”张芮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摄影报道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