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8日电 (陈柯 赖香利)近日,泸州市泸县人民法院联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共同向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当事人发出川渝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用爱与法治呵护未成年人成长,推动两地法院签订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走深走实。

开庭缺席,爸爸去哪儿了?
在抚养权变更案开庭现场,小祝的爸爸始终没有出现,而小祝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种“缺席”,只是低着头佝偻着腰坐在座位上静静等待着法官的询问。
“孩子爸爸都不怎么管她,现在都是外婆在照顾着,孩子已经很多次打电话都跟我说想要跟着我,所以我要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听着小祝妈妈愤愤不平地讲述着自己的诉求,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长刘婷望向一旁腼腆内向的女孩,而对方投来的渴盼目光,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11岁孩子的纯朴“愿望”——一种对于来自家庭的关心和爱的强烈渴望。
实地探访,两地法官明隐情
2018年6月,小祝的父母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经调解离婚。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小祝由奶奶一手带大,所以当时年仅5岁的小祝抚养权归父亲所有,实际上仍由奶奶继续抚养。后来由于家庭的一些变故,小祝于今年年初提出想要跟随母亲生活,小祝父母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在受理此案时,刘婷了解到小祝已转学到永川上学,暂时由外公外婆代为照顾。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刘婷根据两地法院签订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与永川区法院的承办法官郭显奇取得了联系,希望通过跨域联动妥善化解案件,并决定共同前往小祝母亲家以及小祝的学校走访。
走访当天,倾盆大雨一早便从天而降,雨势汹汹,猛烈地击打着路旁正努力生长的小花。警车如利剑般劈雨前行,两位法官撑伞同行来到了目的地。
“是什么原因不想和奶奶一起生活了呢?能和阿姨说说吗?”听到刘婷的提问,小祝的泪水瞬间便在眼眶中打转,满含着的是纠结、不舍和委屈:“我没有不想跟我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把我从小带大,对我也很好,我很舍不得她,但是爸爸不怎么管我,我更愿意跟着妈妈……”
原来,自从父母离婚后,父亲对于小祝的关心少之又少,班主任也表示:“以前的情况我们不太清楚,但自从小祝转学过来以后,小祝爸爸从来没有过问过孩子的学习情况,我都是和孩子妈妈联系得比较多。”即使对于小祝想要变更抚养权的请求,小祝的爸爸也仅仅只是在电话中表示:“我常年在外,孩子要是愿意跟她,我无所谓,看孩子的想法。”
联合发放,川渝协作护幼苗
在多方了解后,刘婷的心中已有了底。案件最后总会结案,但仅仅只是变更抚养权,并不能解开小祝心中的“疙瘩”。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小祝父母双方切实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刘婷与郭显奇两位法官在庭审后向当事人发放了川渝联合首份《未成年人关爱提示》,引导双方注重言传身教,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两地法院也将持续开展回访工作,跟进了解当事双方和小祝的相关情况。
刘婷恳切地对小祝妈妈说道:“唯有以爱为初衷的付出才能得到更多爱的回馈,你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既然孩子选择了你,就要把她照顾好。”郭显奇也对小祝关心道:“别害怕,在你长大的过程中若是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可以随时告诉我们,我们一直在这里。”小祝妈妈在收到《提示函》后,当场明确表示将回到永川亲自抚养女儿,陪伴女儿成长。
“父母是子女之源,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类似小祝这样的家事案件,其两端都连着不同的期待、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我们要做的便是筑稳筑牢关爱未成年人的‘连心桥’,用司法的力量保护好每一朵祖国的未来之花,为更多的小祝托起一片蓝天。”以法治守护万千家庭和孩子的未来,刘婷满怀热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