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成都商报

抢占华西专家号7000余次 四川省首例涉医“号贩子”案告破
2024年05月30日 09:03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28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警方获悉,两个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号贩子”团伙近日被警方打掉,“号贩子”50余人被抓获。

  经查,这些“号贩子”分工明确,由前端“揽客员”每天在网络发布“华西专家号”代挂号消息,再将患者私信留下的患者信息和数据反馈给后方“指挥员”,通过自制的抢号外挂软件,以技术手段提前“霸占”号源。挂号成功后,他们会向当事人收取100元到2000元不等的高价“服务费”。

  据悉,这也是警方打掉的四川首例涉医“号贩子”团伙案件。

  医院APP运维监测发现

  有人用外挂抢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年均就诊人次近千万,“看病去华西”这一观念在西南片区老百姓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也使得医院一号难求,挂号压力常年过载。

  2015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推出了集预约挂号、候诊查询、门诊缴费等线上服务于一体的“华医通”APP。这一举措让通宵排队挂号成为过去式,网上实名预约制挂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号贩子”抢号、占号的情况得到改善。

  然而,依然有部分患者想法寻找“号贩子”,这也就给了“号贩子”钻空子的机会。他们顺势升级为“电子黄牛”,通过技术手段模拟挂号操作恶意抢占号源,致使华西医院“挂号难”问题再次出现。

  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石锐介绍,院方在对“华医通”APP的运维管理和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外挂软件恶意抢占就诊号源。

  在不断升级优化系统的同时,院方与成都武侯警方加大了案件研判和调查力度,并于2023年底成功挖掘出两个利用“外挂”程序恶意抢号、占号的“号贩子”犯罪团伙。

  随后,武侯公安分局迅即成立专案组,会同华西医院主动对接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组织召开部门会商会、案情分析会等会议12次,全力开展线索收集、走访调查等各项工作。

  四川首例

  两个“号贩子”团伙被打掉

  今年4月中旬,武侯公安分局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将两个“号贩子”团伙一网打尽,现场查获用于抢号、占号的手机、电脑等作案工具若干。目前,以吴某、许某为首的两个“号贩子”犯罪团伙中有19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余30余人被依法行政处罚。

  据悉,这也是警方打掉的四川首例涉医“号贩子”团伙案件。

  当前,各家医院医生坐诊安排都会在各自的医疗在线平台进行发布,患者挂号也均需要其实名注册的就诊码,依据科室、医生选择时间预约挂号。

  “号贩子”是如何实现挂号的?警方介绍,在随后的审讯调查中,专案组发现涉案团伙对华西医院的放号流程、时间等信息研究得十分透彻,并专门编写制作了自动监测号源、实施抢挂号的“外挂”软件。

  在此基础上,团伙分工明确,负责前端的“揽客员”会每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华西专家号”代挂号的消息,将患者私信留下的信息和数据反馈给后台“指挥员”,再由“指挥员”利用“外挂”软件提前“霸占”号源,最后通过收取100元至2000元不等的高价“服务费”将号源倒卖给患者。

  目前,警方已掌握到两个团伙共抢占华西医院知名专家号7000余次。

  记者了解到,医院与警方形成了“警医+”多元共治机制。近两年来,武侯警方打击处理“号贩子”“医托”189人、扒窃8人,华西坝片区秩序明显好转。

  以打击整治“号贩子”乱象为突破口,近年来,成都武侯公安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等“华西系”医院,针对华西坝片区涉医附属产业、旅店业及商业体林立、人流车流高度密集、日均人流量“10万+”等实际情况,共同探索形成了以“华西系”医院为核心的四维立体防控体系和“智慧警医共建”新机制。(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