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日电 (吴平华 郑栋梁)1日中午11点半,临近午饭饭点,成都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食堂迎来了新一天的食客,煮红薯、糖醋排骨、虎皮青椒、凉拌鸡丁、土豆肉丝等美味餐食相继出锅。食堂大厅里,邻里见面时的招呼声、吃饭声、欢笑声不断。一张小小餐桌传递出的,既有城市的浓浓烟火味,也有居民的满满幸福感。

与往常来就餐的主力是社区老年人、附近务工人员等不同,随着假期的到来,不少家长也选择带娃到社区食堂就餐,各社区食堂客流量因此出现明显增长。带娃来社区食堂吃饭,正逐步成为家长们的新选择。干净卫生、价格实惠的社区食堂,让家长带娃变得更加方便、轻松。
“你把碗里的饭吃完,妈妈再去给你接一杯冷饮。”看着9岁的儿子豆豆慢慢吃完盘中的饭菜后,清源社区居民申亚芬起身前往自助区,给儿子接了满满一杯冰镇酸梅汤。“冰凉冰凉、酸酸甜甜的,很开胃,他喜欢喝这个。”
在当天中午的清源社区食堂餐厅里,至少有10位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吃午饭。“暑假期间,我们一天客流量近300人,较平时增长20%左右。客流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带娃来就餐居民的增多。”社区食堂负责人万涛介绍,随着客流量增加,食堂正准备调整营业时间。“此前每周六及国家规定的春节、中秋等假期食堂歇业,如今我们准备周六也正常营业,更好地服务周边居民。”万涛说。
当日,室外气温最高达35℃,清源社区食堂的室内一片清凉。食堂餐桌上,罗女士正带着儿子小宝一起吃午饭。母子两人点了一份套餐外加一盘糖醋排骨,一共花了38元。“一个人带孩子做饭很不方便,得一边做饭一边留意孩子安全,往往做饭一小时、吃饭五分钟。”罗女士说,“有了社区食堂,一人约20块就能吃饱吃好。用餐后再和孩子到社区图书区看看绘本,带娃的生活也可以很惬意。”
家住上善清波小区的李雪,是清源社区食堂的常客之一。自从女儿放暑假后,她每周至少有三天要带娃来社区食堂吃饭。“天气太热了,煮饭往往热得人满头大汗。加上我们母女两人饭量小,随便煮点饭菜都会剩下不少,干脆到食堂吃饭,方便又省事。”李雪说。
不少社区食堂,也正在积极拥抱暑期少年儿童就餐人数增加的新变化。随着暑假到来,各食堂纷纷推出薯条、柠檬茶、拍黄瓜、绿豆汤、凉拌折耳根、冰镇酸梅汤等爽口又解暑的菜品,吸引广大少年儿童前来就餐,为大家送上“舌尖上的清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