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 (陈敬蓉)近年来,罗江区围绕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目标,认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五项有力措施,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2023年罗江区就业促进工程入选全省100个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优秀案例,成功创建德阳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区。今年1-7月,全区劳动力转移稳定在6.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29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78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坚持把阵地建设放在首位,真正实现“五保障”,目前罗江区已构建起全覆盖多层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罗江区7个镇93个村(社区)建立基层就业服务站(室),实现有人员、有场地、有职责、有制度、有经费的“五保障”就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渠道,构建起“城镇15分钟、农村30分钟”就业服务圈。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供给提质增效。该区重点抓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组织开展好送补贴促用工、送岗位促就业、送服务促引才、送政策促留罗等“四送四促”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全方面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围绕解决人才短缺、员工与岗位职能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罗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调研和组织专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路径。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措施。例如,出台《支持本地院校毕业生留罗就业创业“百千万”工程等若干措施》和《支持青年人才“慧聚罗江”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人才留罗就业创业,破解“招人难、留才难”的问题。出台《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建立了区级技术技能人才“共享库”,发布了“共享人才”名单,缓解小微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坚持目标靶向,推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罗江区注重工作实效,扎实开展好企业招聘、劳务品牌打造、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助力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实施创业载体创建等“三大工程”,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就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强化组织保障体系。该区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压实压紧就业工作全链条责任,建立起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加强劳动者权益维护。大力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1-7月,开展培训3次400余人;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提供咨询服务800余人次;办理市民服务热线175件,处理窗口和电话投诉、求助、咨询等500余人次;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专项行动2次,协调处理欠薪投诉、劳资纠纷23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女职工权益维护等执法检查行动7次,走访服务企业110家,解决问题68个。兜牢规模性失业风险防范底线。重点抓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通过建就业帮扶基地、组织季节性用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多渠道开发岗位,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认真落实“免申即享”、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持续抓好各项就业常规统计,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预警监测机制,动态观察和研判就业走势,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