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绵竹:多措并举为绿色出行“充电续航”
2024年09月20日 19: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0日电 (罗天琪)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市民充电难、充电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消除“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今年以来,绵竹市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专项整治,广泛建设集中充电桩与智能管理系统,为市民的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安装智能管理系统 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近日,在绵竹市仁泽小区,一排排电动自行车整齐地停放在小区车棚内充电。小区内的每个单元门前都安装了电动车管理AI监控设备,一旦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监控范围,立即会触发智能报警系统,发出清晰的警示声,并同步向管理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自从安装了AI监控设备后,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了。”小区劝导员张发莉表示,“只要手机一响,我就知道哪个单元有情况,可以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劝导。”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居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今年5月我们在仁泽小区B区率先进行试点,安装了10个电动车管理AI监控设备,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电动车违规停放和入户充电的行为,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绵竹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户外共享充电桩 为居民提供便利

  在市二幼巷口袋公园,刚安装好的户外共享充电桩已经“上岗”,可供多台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在每个充电桩上,标明了编号和二维码。据了解,二幼巷周围聚集了大量老旧小区,很多居民的日常出行都依赖电动自行车。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居民们面临充电难、充电不安全的双重困境。“我家住在4楼,以前只能‘飞线充电’,感觉不太安全,现在修了这个共享充电桩,扫码就能充电,给我们周边的居民带来了便利。”居民周清霞深有体会。

共享充电桩。罗天琪 摄
共享充电桩。罗天琪 摄

  在月波下街与滨河东路三段交汇处,一排共享单车旁,增设了多个电动自行车共享充电桩,不少居民前来此处连接充电器,扫码充电。据了解,这些户外共享充电桩可以通过扫码和刷卡两种支付方式进行充电,用户只需选择好充电接口的号码后,即可开始充电,充电时间结束或者充满电后则自动断电。此外,充电桩的外观设计也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既实用又美观,成为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绵竹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该市部分老旧小区空间有限、消防条件不足等实际情况,在居民集中居住点附近的闲置空地及共享单车站点增设共享充电桩,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充电难题。据统计,从今年5月以来,绵竹市已完成了175个小区智能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新增3048个充电端口,计划小区外集中建设充电点位20个,目前已完成4个共享点位充电设施建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