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资阳设备维修工扎根一线 十年砥砺磨匠心
2024年11月12日 13: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2日电 “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是保障生产质量的前提。”近日,在资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分拣车间,每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总能看见一位维修师傅的身影,他就是设备维修工代述国。

代述国在检查分拣线机器。资阳市烟草专卖局供图

  参加工作10余年来,代述国用爱岗敬业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华章,用担当创新创造着奋斗价值。四川省烟草商业系统“最美物流人”、先进工作者、创新先进个人……都是他身上独特的“标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只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诠释劳动之美,奉献智慧之力。

  “要用扎实的工作和到位的服务让客户满意。”代述国时常向周围的同事讲述自己的维修理念。而他口中的客户,就是分拣线上的分拣员。

  自2012年进入行业,代述国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跑现场、趴设备、盯运转,是他工作的日常。

  上班时,他总是第一个到现场,查看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修复故障设备。“早来十分钟没什么,多和设备打交道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代述国说。

  他坚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摸清每种设备的“脾气秉性”,他经常利用检修机会了解设备情况,工作中有不明白的就记下来,回去后再查资料找答案或者咨询设备厂家。

  代述国的手里经常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工作笔记。他常说:“遇到没见过的故障问题就记下来,闲暇时随手拿出来钻研,等再遇到类似问题,处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代师,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代师,这里怎么修?”

  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他熟练掌握了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构造以及维护方式,大家遇到问题都愿意找他。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代师”,虽是一声简单的称呼,却充满了对他的认可和肯定。

  春去秋来,日月交替,代述国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将责任与担当融入工作,为物流保通保畅贡献力量。

  凭借着对物流工作的一份热爱,代述国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攻克技术瓶颈、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探索现代化物流的新方向、新模式、新途径。

  他是创新攻坚的“领头雁”。带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与QC小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改造包装机远红外碳纤维加热等措施,每年节约电能耗费1万余度。2015年,异型烟销量陡增,他通过不断摸索、钻研,在短时间内将原有异型烟手工包装线改造成高效的自动裹膜包装线,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成本约90万元。

  他是提质增效的“探索者”。针对分拣过程中卷烟姿态不正的问题,代述国从材料入手,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采用硅胶垫解决了倒烟姿态问题,保证了打码清晰,计数准确无误。他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实现了设备“不花钱,也精益”的小改进和小发明。

  他是同事身边的“指导书”。代述国带头研究设备原理与操作技巧,撰写了SOP标准化操作指导书。结合TPM管理工作的开展,他利用班组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时机,现场向分拣人员讲解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手把手进行指导,使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大幅降低。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近年来,代述国先后主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成果1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5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动能。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代述国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和精神传授给青年员工。在他心里,把经验留下来,把精神传下去,人生才更有价值。

  “代师真是‘拼命三郎’!”回忆起去年元旦期间两人进行的一次设备抢修,代述国的徒弟黄磊佩服地说。

  当时正值分拣高峰期,师傅代述国在例行巡检中发现包装机异响,排查发现是输送链网齿轮损坏。“现在太晚了,要不明天一早来修吧?”“不行,这种齿轮不是标配件,需要立即加工,时间耽搁不得!”代述国紧急联系加工厂连夜进行抢修,保证了分拣工作的正常开展。

  “这两个轴承之间的轴心距应该是110毫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偏差一毫米都会影响皮带的正常运转。”

  代述国注重培养员工对待设备操作的严谨态度,带领大家深入生产现场倾听设备运行声音、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理解设备工作原理,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懂、弄通、悟透。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是代述国的人生写照。他立足本职岗位砥砺前行,成为一批又一批青年员工的榜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