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金融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其中“角色扮演”诈骗如同狡猾的变色龙,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伺机而动。从假冒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到伪装成亲朋好友,骗子们精心编织谎言,企图诱骗我们的个人信息与财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金融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其中“角色扮演”诈骗如同狡猾的变色龙,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伺机而动。从假冒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到伪装成亲朋好友,骗子们精心编织谎言,企图诱骗我们的个人信息与财产。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