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4日电 (刘杨)“110”是危急时刻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求助电话,紧紧地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连接在一起。春节期间,绵阳公安110接处警民辅警用心用情守护着“生命线”,用亲切温暖的问候、细致详尽的记录、快速准确的处置,架起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平安迎春的“连心桥”。
据统计,除夕(1月28日)以来,全市公安110接处警中心共接处有效警情6100余起,刑事、治安警情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安全稳定。

春节长假,绵阳市公安局110接处警中心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警员们全神贯注地接听着每一个报警电话,详细记录着每一个关键信息,准确无误地发出每一条指令。无论是深夜的街头纠纷,还是突发的疾病求助,接警员们都能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调度警力或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警察同志,我孩子突发疾病,我们堵在去医院的路上,急需请你们帮忙。”节日期间,一位焦急的母亲打来求助电话。接警员董浩迅速安抚其情绪,同时立即联系附近巡逻交警,开辟绿色通道,将孩子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像这样的救助场景在春节期间屡见不鲜,全市公安110接处警民辅警以实际行动快速、准确地为市民、游客提供服务。
除夕(1月28日)10时,绵阳市公安局110接处警中心接到一位焦急市民的报警,称自己在涪城区一小区门口下车后,将装有大量现金的包遗忘在出租车上。在接到求助后,民警一边派警,一边迅速核查车辆信息,随后成功联系上了驾驶员,顺利帮助报警人找回遗失物品。
大年初一(1月29日)18时,绵阳市公安局110接处警中心接到称家里老人走失的警情,老人年近90岁,患有老年疾病,家人万分焦急。接警后,接处警中心迅速联动辖区派出所、街面特巡警、交警开展巡查,部署在街面的市局机关支援一线民辅警也迅速加入到找寻队伍中。不到两小时,走失老人找到了,民警将其安全送回家人手中。
大年初三(1月31日)14时,一位外地到平武旅游的游客张某哭着报警求助,称其3岁孙子在报恩寺广场附近走失。平武公安110立即调集警力全方位查找,仅用时10分钟就在附近一儿童玩具店内,成功将走失孩童找到。张某激动地牵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大年初三(1月31日)21时,群众张先生准备用某APP的弹出窗口链接大量充值购物返现,半信半疑的他还是试探性拨打绵阳公安110询问该APP的真实性。接警员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劝告张先生网上转账要慎之又慎,引导其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随后接警员发现,充值实为诈骗陷阱,帮助张先生成功避免重大财产损失。
春节期间,绵阳公安推出八条便民利民措施,全市公安110开启服务“春节档”,梓潼、三台、江油、北川、盐亭等地开通便民服务一键预约办理,将服务市民、游客的好举措落实到了“最后一米”。

除了日常的接处警工作,全市公安110还积极联合相关警种开展治安防控工作。以“四个精准”要求,加大调度一线警力对重点时段内繁华商圈、景区、车站机场、大型活动举办地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路段周边的巡逻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有效震慑违法犯罪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切身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
“您好,110!”一句简单的问候,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维系着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作为公安机关的“神经中枢”,全市公安110接处警民辅警以高度的责任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守护平安绵阳的“隐形战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