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0日电(吴平华 曾磊 权自然)清晨,四川宜宾南溪区三元街上的多数店面还未开门,一间打着“明东超市”招牌的超市已亮起暖黄的灯光。超市主人庭兴元坐在一张吧台椅上,来回擦拭柜台,整理货架,在轮子划过地面发出“唰唰”的声音中又开启了他今天的工作。

逆境破茧
庭兴元从小习惯与命运角力。1岁多被遗弃在外公外婆家,8岁因意外股骨头坏死,四处求医问药,病情时好时坏,但他仍然坚持把小学读完,未曾想16岁一场车祸彻底让他失去行走能力。面对不幸遭遇,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心里谋划着要自食其力。
回贵州老家躺了一年多后,2015年,在姑妈和妹妹的帮助下,他来到南溪,开始在姑妈家的杂货店帮忙。狭窄的仓库里,一张简易床、一床旧棉被成了他的栖身之所。“能做的,就做到最好。”庭兴元暗自给自己鼓劲。

为了方便行动,他买了一张带轮子的吧台椅,十几平方米的店面,货架从地板直抵天花板,中间留出的过道仅容吧台椅转身。白天他招呼顾客,夜晚守店看货,硬是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
“周边工地工人多,低价卷烟和矿泉水要放在最外面。”“老年顾客不习惯手机支付,要多准备零钱。”翘边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庭兴元总结的“社区生意经”。
一条窄路,从此逐渐变宽了。
创业突围
2018年春,庭兴元申请到了烟草证,用全部积蓄开了自己的小店——明东超市。超市最初只有一个门面,柜台距门口仅几步路,他却来回演练了数十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顾客。用坏无数张吧台椅后,他已经可以在店铺里“穿梭自如”,明东超市在他诚信经营下“俘获”了街坊邻居的信任。
正当生活开始出现转机,房东老板却看他生意好要坐地起价涨租金,庭兴元一咬牙决定贷款买下店面。“怕什么?每天多守几小时、多卖点东西,总能熬过去。”那几年,庭兴元每天七点开店,凌晨十二点才关门,只是不愿错过早起和晚归的顾客。庭兴元的“卧室”藏在店铺后方,木板床上铺着洗得发白的床单,墙上贴着泛黄的作息表和还款计划,一个人承包了店里所有的活。街坊感叹他踩上了“风火轮”,停不下来,他拍了拍椅座:“腿脚不争气,只能靠勤快补。”
有次供货商劝他进些廉价杂牌货:“利润高,来钱快。”他摸着货架摇头:“我这儿都是老街坊,不能坏口碑。”
终于,庭兴元熬过来了。走进现在的明东超市,已经从1间门面扩展成了2间,店里宽敞明亮,所有的货架商品排列整齐,虽然压力很大,有很多人想帮他渡过难关,但他还是希望靠自己,“哪怕再累再苦,只要看着我的店还在,我就有希望。”如今,庭兴元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但他依旧“以店为家”,依旧每日黎明即起,卷闸门“哗啦”升起的声响比闹钟更准时。
“站立”人生
最近,庭兴元的笔记本里多出一张手绘规划图——他正与合伙人筹备开间更大的店面。朋友第一次听他提案时直拍大腿:“背着一身债还敢想这么大?”“我才28岁,有什么不敢想的,我还要赚钱给外婆盖新房呢!”庭兴元转动着吧台椅,话语中有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
庭兴元很少提起过往艰辛,却总把“感恩”挂在嘴边。街道办想给他颁“励志典型”,他摆摆手:“我就是个开小店的,把日子过踏实就行。”逢年过节,他总会给孤寡老人留几袋特价米面,说这是“街坊照顾生意的回礼”。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庭兴元勤奋好学,接受能力强,成为南溪区首批接入烟草数字化销售终端的商户。在今年的零售户经验分享会上,他被邀请作为“诚信商户”和现代数字终端代表发了言。
夕阳下,庭兴元正在给货架补货,客户经理帮着他更换卷烟标价签。吧台椅灵活地穿梭在过道里,阳光透过玻璃门洒在他挺直的脊背上,没人知道他曾从椅子上摔下过多少次。“人活着就得往前奔。”他调了调椅子高度,眼神笃定:“你看,我这不是站得挺稳当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