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7日电 (何佳林)近日,南充市顺庆区西山街道文村街潮汐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后全新亮相。这条承载着城市烟火记忆的老街巷,从昔日的流动摊贩聚集区蜕变为规范化美食集市,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体验。
下午5时许,西山街道文村街潮汐市场准时“苏醒”,迎来了每日最热闹的时刻。100辆统一制式的白色餐车在暖黄灯光下整齐排列,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蜿蜒在街巷间。琳琅满目的摊点上,商家各自忙碌,车流和人流有序地穿梭往来,城管执法人员、社区志愿者分布在市场,维护秩序。

走进市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滋滋作响的煎烤声、食客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麻辣烫翻滚的红油香气、烧烤架上肉串散发的焦香、现炸小吃的酥脆气息相互交融,顺着晚风飘散开来,馋得人直咽口水。不少市民前来,学生也成群结队穿梭其中,在各个摊位前挑选心仪的美食。大家一手拿着喷香的烤串,一手端着酸甜可口的饮品,尽情享受着这惬意的“舌尖时光”。
“老板,要两根爆汁的!”两名学生挤在烤肠摊前,只见肉肠在炭火上缓缓转动,油脂顺着肠衣纹路滴落,溅起细碎的火星,焦香混着孜然味直往人鼻腔里钻。摊主陈小容戴着隔热手套,给烤肠刷上秘制酱料,套上纸托递过去。“以前我们推着小车东躲西藏,收入很不稳定,现在社区给我们规范了定点摊位,附近的人流量很大,现在安心守着摊位,收入也比以前翻了番!”
据了解,文村街毗邻西华师大华凤校区,过去因流动摊贩聚集导致环境脏乱、管理困难。为此,伍家垭社区创新治理模式,成立公司统一采购100辆标准化餐车,以优惠价格出租给商户。通过“统一管理、规范经营、收益反哺”的运作机制,既解决了商户经营难题,又改善了市容环境,更将市场收益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实现了多方共赢。
“自从统一规范后,这里街道变得很整洁,食品也很卫生健康,所以我下课都会选择在这边购买一些食品。”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级学生贾宇瀚手里捧着刚买的章鱼小丸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我们制定统一的摆摊车标准和风格,实施定点定时定人管理,与摊主签订《潮汐市场摊位管理协议》,明确经营区域和时间段,联合城管、市监等部门,严格监管摊位食品安全,要求摊主持健康证经营,安排专人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经营秩序,全方位保障市场规范运行。”西山街道伍家垭社区党委副书记马小佳介绍,这种可进可退的潮汐摊位管理模式,解决了占道经营和交通拥堵问题,保障了摊贩生计,实现多方共赢,获得普遍认可。
文村街潮汐市场的成功改造,正是顺庆区探索“社区主导、商户参与、共建共享”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市场化运作与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更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民生工程,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