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王林 王珺)8月27日,中国石油川庆川东钻探公司70016队副队长胡其伟在检修顶驱电控房时,发现泥浆储备罐存在泄漏隐患。他当即用手机扫描现场张贴的直通车隐患直报二维码上报信息,隐患很快得到妥善处置,不仅守护了作业区的生态安全,胡其伟也顺利领到1000元奖励。

这一高效处置的背后,是依托数字化手段推行的隐患直报机制。通过“手机扫码上报+核查整改+分级奖励”的闭环模式,该公司成功推动全员参与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了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体系,从源头降低HSE事故发生风险。
据了解,奖励机制按隐患等级动态划分,较大隐患奖励500至2000元,重大隐患最高可达5000元。与此同时,机制明确规定,较大及以上隐患由职能部门在2日内完成核实反馈,质量安全环保部每日向责任人推送整改进度,逾期未处理的将自动升级督办。该系统于今年7月31日启用以来,先后收到涉及设备防护、污水处理、线路老化等多类隐患报告,整改完成率达100%。
一直以来,该公司严格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兴安、数智赋能”要求,从作业安全、工艺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五个维度推进一体化数字化应用,整合监控力量,加强风险感知监测预警设备配置,强化作业现场关键点位感知能力。
便捷的扫码流程有效激发了一线人员主动发现、上报风险的积极性,既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也让参与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激励,“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监管”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该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二级工程师陈尚凤坦言:“过去查隐患靠安全员‘盯着’,现在全员都成了‘移动探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