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 (刘忠俊 朱索)近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举办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强技能。来自泸州市各区县、酒业园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干部组成9支代表队,在竞赛现场同台竞技、比拼本领。

竞赛伊始,首个环节为个人必答环节。1号代表队起初认为首道题目难度较低,堪称“送分题”,然而在回答“企业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下列管理行为中,不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是?”这一问题时,因对“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统一协调、管理义务,不得通过协议转移法定主体责任”这一关键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给出了错误答案,首题便遗憾失分。这一意外情况瞬间点燃了比赛的紧张氛围,也让各参赛队伍对后续答题更加重视。
据了解,本次竞赛内容紧密围绕《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展开,既考查参赛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又注重检验其实际应用能力。竞赛环节除个人必答环节外,还设置了团队风险环节。
在常规知识竞答的基础上,活动创新增加“看图片找隐患”环节,将企业实际生产中的设备使用、设计图纸、生产作业等场景图片搬至竞赛现场,直观检验各参赛选手运用判定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一道“看图片找隐患”题目颇具代表性:“某机械企业铸造车间,因生产需要在吊运区域设置会议室、休息室、交接班室、操作室、更衣室等功能房间(如图所示),请问哪些功能设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各参赛队伍认真分析图片场景,准确回答出“会议室、休息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存在隐患。裁判随即明确解读:“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熔融金属吊运跨或者浇注跨的地坪区域内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让在场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该类隐患判定标准的理解。

而在团队风险环节设置了10道多选题,该环节对参赛队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持人发出“开始答题”指令后,各参赛队成员迅速沟通、协同思考,在题板上共同完成答题,随后统一展示答题板。这一环节不仅考验参赛队员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更充分检验了团队协作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各队伍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配合,展现出过硬的业务素养。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泸州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代表队斩获第一名,江阳区代表队获得第二名,龙马潭区代表队位列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全体参赛人员还同步参加了工贸行业安全监管专题培训会,进一步巩固竞赛所学知识,补齐能力短板。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安全总监杨成在竞赛总结中强调,工贸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其安全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此次采用“专题培训+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模式,既是一次为相关人员安全监管能力“充电加油”的学习机会,也是一场检验业务水平的“实战练兵”。他要求全体参赛人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透彻领悟《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并将标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排查安全隐患的“火眼金睛”,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查得准、改到位”,坚决守住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底线,为泸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