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2日电 (刘刚 冯妮娜)在自贡市沿滩区,提起信访局局长何大奇,群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何老铁”,同事们则喜欢叫他“何专家”。他16年扎根基层,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矛盾,沿滩区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三无”区县称号,何大奇本人也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哥,我最近很郁闷,想跟你摆哈!幺弟,遇到啥子困难了?”近日,正在上班的何大奇接到曾经的信访人李某的电话。得知李某的女儿可能因心理问题形成了心结时,何大奇立即联系了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人员上门开展疏导。
“何大哥真是我的老铁。”事后,当事人李某表示,有许多信访人早已把他当朋友。在大家心里,何大奇是“好人”,也是“耿直朋友”和“铁哥们”。
“我和我的同事始终秉持‘如我在访、如我在诉’的群众立场,我待群众如亲人,群众也待我如亲人。”何大奇介绍,他深知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站在群众角度处理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据了解,2022年,当事人陈某的孩子因大病报销遇阻。接到情况反映后,何大奇多次与医保、乡镇、医院对接,最终推动医保部门按大病政策先行垫付,解决孩子治疗费,也为全市数百起类似案例打开了通道。事后,陈某一家多次致电何大奇:“谢谢你,人民的好干部!”
如今,54岁的何大奇仍奋战在一线。他推动建立了“五长一律师”责任制,区镇两级信访调解程序覆盖率达85%,调解成功率90%;区本级信访总量比最高峰下降85%,重复访下降70%,初信初访群众满意率99%。
“群众来访时间,就是我们的上下班时间!群众的许多信访事项都有共性,抓住这些就能把问题掐灭在源头。”何大奇说,现在每天早上上班,自己都提前1个小时来到在办公室,重点查阅群众还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信访局已会同相关部门在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了“企业法律服务站”,努力将劳资、工伤等纠纷解决在厂区。
据悉,16年来,何大奇亲自接待群众5300余人次,协调化解疑难信访案件1100余件。他表示,作为信访干部,心中要永远装着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下一步,将继续用初心与坚守,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成“送进心的温暖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