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发挥劳模先进带动作用 “姚振宁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成都揭牌成立
2021年05月28日 18: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8日电(林睿)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先进的带动作用,5月28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运营管理公司姚振宁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成都正式揭牌。该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中铁技术能手获得者姚振宁领衔,汇集了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各级技术骨干精英,平均年龄仅为35岁。

  近年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深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能竞赛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努力加快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

  姚振宁是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成立6年来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此次成立的“姚振宁劳模创新工作室”定位为“精神的旗帜、人才的摇篮、创新的平台、克难的先锋、企业的品牌”。紧密结合施工一线,以企业管理、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为中心,开展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通过弘扬劳模姚振宁 “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扎根基层,勤学苦练”的奋斗精神,“立足岗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创造精神,使员工心中有榜样、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培养一批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姚振宁扎根基层多年,被大家称为“接触网蜘蛛侠”,面对13米高的接触网支柱,“8秒挂踏上杆法”就是他的独门秘籍。姚振宁在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客运专线中实验总结出的“AF肩架速安法”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还将施工时间从原本的30分钟大幅缩短至7分钟,施工效率提高了4倍。姚振宁在基层19年的工作中,对电气化的工艺工法不断的进行革新和研发,至今已研发出21个新型工艺工法。

  在揭牌仪式中,姚振宁劳模创新工作室最年轻的成员王朋表示:“我十分荣幸能够成为姚振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这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鞭策。我将努力向劳模姚振宁学习,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立足岗位、开拓进取,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运营管理公司将力争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助燃剂”,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中国梦·劳动美”“企业强·奋斗兴”的新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